事件:据媒体报道,去年9月,河北石家庄5名10岁的体操小队员在河北省体育局体操举重柔道运动管理中心集体遭遇两名15岁少年的校园暴力,他们被施暴至伤痕累累,有的遭遇大面积烧伤烫伤。
点评:遏制校园暴力需做到罪罚适当
据了解,事件发生半年以来,除两个施暴少年被勒令退学外,5个受害者家庭均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这是令被欺凌学生的家长和社会舆论难以接受的。个人认为,有必要对侵犯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后果,进行新的界定。当前对伤害后果的界定,主要看身体受伤程度,而无视对未成年人心理、精神的严重伤害。比如,施暴者让未成年学生吃秽物,把学生关起来,限制自由,进行精神虐待,验伤结果也可能连轻微伤也没有,但巨大的精神伤害已经构成。对此,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出发,应该把这类欺凌行为列为酷刑虐待,或者精神虐待,并作为重罪,只要发生,就追究法律责任。不做如此调整,一些未成年学生的施暴恶行就会被纵容。另外,则需要加大对施暴者监护人以及承担监护(看护)责任的机构的侵权索赔力度。当前,有关侵害未成年人赔偿标准太低,以至于出现有的被伤害者以“以暴制暴”“复仇”的方式来维权。只有根据未成年人身心伤害后果,提高侵害未成年人赔偿标准,才能引起监护人、监护机构对遏制侵犯未成年人案件的高度重视。监护人要严格管教自己的孩子不能欺凌他人,学校、机构应在发生欺凌、侵害事件后,第一时间报告,以尽到机构责任,以遏制更严重伤害事件的发生。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日前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北京市西城区、丰台区、朝阳区等区已经开始为部分有接种需求、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