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 芒
近日,上海一家肯德基推出“食物银行”,在专门设置的冰箱里放了华夫饼、炸鸡、汉堡等食物,免费供有需要的群体食用,不料却遭一群大爷大妈哄抢,短短几秒,食物被洗劫一空,有些食物还被丢弃在地上。有网友表示,“有需要的人没吃到,反而被不需要的糟蹋了。” 直言“这样的行为无法理解”。
“食物银行”被秒光,简直有辱斯文,吃相好难看。扪心自问,你们真的需要这些食物来充饥吗?你们其实是在“不拿白不拿”心理作用下贪小便宜罢了,你们不差钱,你们是差劲!
设立“食物银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确实有需要的困难群体,比如流浪乞讨人员、失独老人、残疾人家庭、贫困儿童等特定群体。但是事发地这群衣着光鲜的大爷大妈们,却跟那部分有“实际困难”的特定群体“抢食”,他们不会觉得惭愧吗?
设立“食物银行”,可以减少因饥饿而引发的抢劫犯罪。我们用“饥饿+抢劫”字眼在网上搜索,一个个案例就会映入眼帘,其中作案者,有大学毕业没找着工作的,也有农村孤儿,个别更是负气出走的富家子弟,他们因饥饿而抢劫的作案动机令人痛心疾首。假如作案前他们看到身边有“食物银行”能解决饥饿问题,无疑会打消抢劫念头,甚至能培养他们感恩的心。
设立“食物银行”,还可减少粮食浪费,契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精神。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每年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令人惋惜。设立“食物银行”,把一些容易被浪费的食物顺手存入冰箱,既能物尽其用,更可避免一些特定群体挨饿,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无裨益。
“食物银行”的诸多利好,使其在我国各地陆续出现。这类“银行”发起者,均有“自己有能力,正好可以帮助他人”的情结,他们的慈悲心怀和不浪费粮食的想法,令人感动。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纷纷跟进,尽己所能把相关物资“存入”“银行”,很好地帮助了当地困难群体,充分体现了一种社会正能量。
上海那群大爷大妈“秒光”“食物银行”的行为,显然跟热心人士的初衷格格不入,令人遗憾,必须想办法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切实让“食物银行”里储存的食物物尽其用、适得其所,一般百姓要端正心态改正吃相,各大“银行”更需思考探索科学的分配方式方法,真正让“有需要”的人群受惠,而不是让食物被无端糟蹋,伤了一众好心人的心。
新闻推荐
□陈中华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法官。由于职业的原因,父亲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却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