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桃坪羌寨。
藏寨公园中的佛塔和转经轮。
藏寨墙画。
经幡。
有着浓郁嘉绒藏族文化的甘堡藏寨。
嘉绒藏寨街巷。
行走在理县,就是行走在一条异彩纷呈的藏羌文化走廊上。这里除了有米亚罗红叶景区、毕棚沟生态旅游景区、孟屯河谷原始生态景区等风景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外,还有表现最独特的桃坪羌寨、甘堡藏寨等体现古羌文化和嘉绒藏族文化的人文景观。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坪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其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秘的东方古堡”。
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语言为羌语。
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总人口约31万人。
甘堡藏寨就在317国道边,沱水在她前面奔流不息,寨子依山而建,被誉为“坡上的藏寨”。一百户人家居住于此,四周皆为高山。寨子有碉楼两座,客栈若干,点将台(广场)恢宏气派,白塔广场转经筒咿呀作响,给古老的藏寨增添了无限神秘感。周边有土地良田,人民生活淳朴富足。山顶有白塔一座,蔚为壮观,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可以去到白塔上香。远处雪山在太阳映照下洁白无瑕,庄严之极。
“嘉绒”意为女王的山河。嘉绒藏族是居住在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汶川和甘孜州丹巴、康定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的藏族人,讲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
嘉绒人一直到1954年都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对全国各民族进行识别,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将“嘉绒族”识别为藏族,从此,为方便称呼便称“嘉绒藏族”。
吴子俊 文/图
新闻推荐
凤凰街道机关第一党支部党员在收看央视一套《榜样5》专题节目。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李军涛通讯员余勇钟丽丹文/图)为深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