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长兰
又是一年豌豆花开的季节。夜幕下,“胖小辉酒楼”几个大字闪闪发光,顾客们进进出出,门庭若市。一间名为“豌豆花开”的豪华包厢里,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四个年轻人。老人看上去仍挺精神,年轻人三男一女,彼此都很熟悉的样子。餐桌上摆着各色佳肴,其中,腊肠炒豌豆、豌豆凉粉和上汤豌豆苗这三道菜未置于酒楼订制的餐具里,而是用农家大碗装着。
老人一边帮年轻人夹菜,一边深情地说:“真好,都出息了。”
四个年轻人眼含热泪,赶紧站起来向老人深深鞠了一躬。
这几个年轻人和老人的忘年之交,还得从一块豌豆地说起。
多年前,村里唯一的豌豆地在山脚下的村道边上,是村头“老好人”李仁德家的。春末夏初,艳阳高照,郁郁葱葱的庄稼紧裹着乡村。豌豆地里,豆苗似乎长高了,看上去不算茂盛,那一朵朵娇嫩的花儿却开得格外显眼。紫红色的小花瓣在阳光下满脸羞怯的样子。那些尚未盛开的花骨朵儿,隐隐约约藏着一种干净与俏美……李仁德种了一辈子地,他常常站在豌豆地里想,这豌豆花很漂亮,但与蚕豆花没啥不同呀,都是结粮食的,更不能和玫瑰花比,说到底,它不是用来欣赏的,也不是用来送人的,它是人们的口粮,如果能产出饱满的颗粒,就能缓解农家人的困窘日子。
一个周末中午,山风轻拂,袅袅炊烟从山谷飘向豌豆地,几个调皮的孩子在山坡上说说笑笑。路过豌豆地时,他们惊讶地发现,那一簇簇豌豆花已变成一枚枚新鲜嫩绿的豌豆荚。面对村里唯一的豌豆地,孩子们当然稀罕了。他们跑进地里,边摘边吃了起来。
孩子中唯一的女生南玉说:“别把豌豆藤拉断了,得先用一只手抓住藤,用另一只手摘豌豆。”
较年长的浩思说:“要摘那些扁扁的,又嫩又爽口。”
个头较小的明华说:“多摘点多摘点,带回去让我奶奶尝尝。”
胖胖的小辉说:“这味道实在太妙了,我就想坐在地里吃个饱。”
豌豆荚嫩嫩的,甜甜的,淡淡的香味儿让孩子们忘记了它们的主人李仁德。说来巧,李仁德从集市回来,哼着他自己才能听懂的山歌,正乐呵呵从村道上踱着步子过来呢。豌豆快长成了,他每天都会来地里转几遍,就盼着有个好收成,然后做成豆粉拿去城里卖个好价钱。老远,他就发现豌豆地里有几个小脑袋晃动,却没吱声。依李仁德收种庄稼的经验,他明白,一出声那些小家伙就会乱跑,那些豌豆藤就会被他们踩坏。他希望悄悄来到他们身边,命令他们站着别动,然后一个个再慢慢走出豌豆地。
但这一次,李仁德失算了。在离豌豆地五六百米的地方,他就被孩子们发现了。几个孩子知道老李不会打骂他们,却担心他认出自己来。如果被认出来了,谁也无法保证老李会怎么样,最后还有可能被父母臭骂一顿。
李仁德见孩子们兔子一样跑出了豌豆地,并没骂他们。他笑呵呵地说:“小兔崽子,吃饱了就回家咯。我这豌豆地里没虫子,不需要你们天天来捉豌豆虫。”
见孩子们跑远了,李仁德才去到地里,发现豌豆确实被他们摘了不少,但大部分豌豆藤还好好的,仍开着不少花呢。只要藤在,有花就有结果的希望。李仁德正想着,王婶过来了。王婶以前种过豌豆,每次被孩子们偷吃就会跑去人家家里大吵大闹。孩子们因此没少被家长打骂。家长打骂孩子后,还常常被王婶数落,心里就更不舒服了。如果第二天孩子再去偷王婶家的豌豆,他们也不怎么管了。所以呢,王婶种的豌豆,收成是一年不如一年,慢慢就不种了,但李仁德还种。李仁德说如果他也不种豌豆了,这门农作物就会在村子里消失,孩子们想吃豌豆荚就会去隔壁村偷,那后果就更可怕了。
王婶看了一眼地里的李仁德,然后说道:“又被偷了吧,活该!我说老李啊,村上正开会呢,你怎么不将这几个小坏蛋抓到大会上批一顿呢?真是无法无天了。”李仁德笑着说:“算了算了。等豌豆成熟后,送些种子给他们。如果大家都种了,孩子们不稀罕了可能就不会偷了。”
其实,李仁德家境并不富裕,豌豆的产量也低,生长周期长,八月份下种次年夏季才有收成。风调雨顺收成好,遇上天旱或虫灾,豌豆的收成便会大打折扣。每当豌豆被孩子们偷了,李仁德的侄子就问:“叔叔为啥不骂他们呢?”李仁德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孩子还小,事情闹大被学校知道了,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的。老师是不是教过你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侄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由于李仁德的一再宽容,那之后,南玉、浩思、小辉和明华再也不到李仁德的地里摘豌豆了,平时见到李仁德,还会亲切地叫一声李伯伯。
一转眼,四个孩子上初中了,住校一周才回家一次。李仁德呢,思维也发生了转变。他在村里租了几块地,专门请了人种豌豆。他不仅卖豌豆和豌豆苗,还收购老豌豆做凉粉卖。四个孩子节假日从学校回到村里,李仁德就会叫他们去家里尝尝亲手做的豌豆凉粉。豌豆凉粉富有浓郁的豌豆味道,既可以凉拌也可以油炸后沾酱料吃。慢慢的,李仁德豌豆凉粉便成了乡亲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小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明华上高三时,最疼他的奶奶去世了。明华父亲去世早,多年前他妈就带着他改了嫁。继父家境也不宽裕,人口多,常年入不敷出的。为了明华上学,她妈只能向明华的叔伯们求助。但叔伯婶婶们都不希望他继续读下去。他们说,如果真那么想读,就去找你继父,毕竟你是跟你妈一起嫁走了。
明华成绩不错,他是真心想读书的。他知道母亲和继父是没办法供他继续读书了,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希望李仁德能帮帮他。大家都知道,李仁德在村里不仅为人好,家境也不错,是有求必应的活菩萨。
明华约了另三个好伙伴去了李仁德家里。这一次,李仁德果然没让明华失望,他把五千块钱递给明华时说:“孩子,有李叔叔在别担心,你只管好好念书。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上大学的费用叔会借给你,等你毕业后参加工作再慢慢还。”
在李仁德的鼓励和帮助下,几个孩子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毕业后在各自领域有着较好的发展。南玉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县文化旅游局,为家乡旅游发展干了不少实事。浩思响应政府号召,领着一帮老同学回家乡发展电子商务。明华在上海开了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小辉呢?开了一所连锁酒店。
两三年前吧,李仁德的豌豆地被政府征了,整个村子也拆迁了,他便把做豌豆凉粉的手艺传给了小辉。
如今,“胖小辉酒楼”的招牌菜便是老李豌豆凉粉。每年故乡的豌豆开花和收获时节,小辉就会约上南玉、浩思、明华和李仁德来店里坐坐聊聊。每一次大家聚齐了,李仁德就会看着他们想:豌豆花开的真香啊。
新闻推荐
公安部:失踪被拐儿童父母可免费采集DNA 将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
综合新华社电“全力缉捕一批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涉校刑事案件连续8年下降”“排查教育类APP和网课平台4900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