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论坛
近日,有家长向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反映,自己的孩子参加了一项“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有多个“渠道商”向家长们承诺,只要花一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该比赛北京市赛区一、二等奖,从而帮助学生们“小升初”加分(央广中国之声3月29日)。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以其命名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从2003年起举办,是目前全国主办单位级别高、专家评委权威、社会影响力大的作文赛事之一,入选教育部面向中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而上述宣称万元可保省级奖的“"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则是不折不扣的山寨货。
山寨“叶圣陶杯”的前身是“"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与教育部批准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仅一字之差。主办者打着“叶圣陶杯”的幌子,在许多地方大肆收取参赛费、保奖费。去年11月,叶圣陶的曾孙、叶杯系列赛事全国组委会主席叶刚在媒体上痛斥了这一乱象,直言“叶杯赛不卖证书,现在一些人为了挣钱,昧良心地竟然将一张省级的叶杯赛证书炒到15000元一张,这太过分了。”
据报道,山寨“叶圣陶杯”是北京一家教育文化公司主办的。2018年,正规叶杯赛主办机构将该公司告上法庭。2019年12月,法院判决其停止使用“"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进行赛事活动。随后,该公司便将赛事改了新名称,依然保留“叶圣陶杯”的名头。一些不明就里的家长很难分清真假,加上主办者与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形成利益链,拼命向家长灌输“获奖就会在"小升初"时获得加分项”的理念,加剧了家长的焦虑。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竞赛应坚持公益性,做到"零收费"”“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2020年,教育部再次发文强调了前述要求。可见,山寨“叶圣陶杯”,未经审批,实行收费发奖,宣扬获奖加分,是对教育部规定的公然违背。
对于此类山寨赛事,固然需要广大家长和中小学生提高警惕,自觉抵制,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应强化日常监管,对未经批准的竞赛活动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对借赛敛财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这样才能遏制山寨赛事对家长与学生的忽悠。
◎张淳艺 公务员
新闻推荐
向着“天下无诈”的美好愿景前进 “十四五”期间,公安机关将持续发力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打击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跨区域犯罪能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