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执法,部署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督办查处网络文化市场典型案件,严查含有违法违规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截至目前,各地已办结案件54件,整改违规内容问题2163处。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专项整治玉林市博白县宁潭镇“网红村”低俗直播问题,并举一反三进行全面排查工作。(3月31日《新京报》)
时下,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网民的阵营已经转移,网络直播平台,成了草根群体的舞台。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超过8亿,网络直播用户达5.62亿。问题是,一些网络直播及网红主播,见利忘义,违背了社会道德,挑战了法律尺度和社会秩序。基于此,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网络直播中淫秽色情、暴力血腥、欺诈骗捐等违法违规现象,已得到明显遏制。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一些网络直播乱象,如今换上了“新马甲”,侵犯他人隐私、打低俗“擦边球”、涉赌、传播不良信息等现象仍然存在。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网络文化市场集中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低俗庸俗媚俗、炫富拜金、危害社会公德等禁止内容问题。截至目前,各地已办结案件54件,整改违规内容问题2163处。
“网红村”成低俗直播大本营,已挑战了法律底线,监管不能止于摘牌、约谈和点名。换言之,对于网络直播中存在的庸俗低俗内容等乱象,亟须依法进行精准治理。首先,在立法过程中,对《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实施以来的经验加以总结,采取列举式将法律禁止直播的内容、行为等具体化,从而提升法律的可操作性。
直播是新鲜事物,其行为规范难以为过去的法律所涵盖。而且,违法侵权行为的种类,难以穷尽式列举。因此,必须要以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作为兜底法律条款;即不能违背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基本要求,否则,就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同时,也能警示网络直播平台,在发展技术同时,要做好内控,不能放任主播传播非法视频,侵害他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权益。特别是,要完善监管措施,建立网络主播实名制及信息共享“黑名单”体系,加大对制作、传播不良网络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监管部门之间应加强联动,不定期开展网络安全专项协查,扩大违法行为的打击范围。
新闻推荐
日前,《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拟禁止“在车站、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