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豪
现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管理和技术这两个轮子。在日本,企业家们颇有攻读《三国演义》以理解管理真谛的。笔者读“三国”,想现代管理,拾得几许东鳞西爪。
庞统与灵活上下班制度
庞统当耒阳县令时,一连数月只管喝酒闲睡,不管正事。直等到刘备派来“工作检查团长”张飞,方改慵逸散态,上县衙将一应积压公案,有条不紊地给予利索处理,这才给蜀汉的头儿刘备留下了“奇才”印象。
庞统若晚生于2000年后,则此作派正符合德国宇航企业MBB公司的“灵活上下班制度”——上下班时,员工们各自把身份卡放入电子计算器,马上就显示到当时为止该员工在本星期已经工作了多少小时。公司对员工的劳动不规定具体时间,只要在所要求期限内按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就照付薪金,并按工作质量计发奖金。由于工作时间允许机动,员工不仅免受交通拥挤之苦,还可结合个人的其它权益和方便。奇才大略,身手敏捷的“庞统”型员工,对此项制度尤应欢迎有加。
魏延与“经常跳槽的人”
关羽攻长沙时大战黄忠,太守韩玄疑、黄忠里通外应要斩之,幸得魏延挺身解救,杀韩玄而献长沙。不料诸葛亮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认定他“久后必反”,下令将其斩首,多亏刘备阻止,才免魏延一死。自此之后,魏在蜀汉的日子便过得疙里疙瘩,很不惬意。
如今不少商界的CEO,在招徕人才集其麾下时,总少不了一句……“有三、四年工作经验”骨子里即是挖别人墙脚,挖“跳槽者”;一方面却又喜欢宣传:“经常跳槽的人不要,既然他对原来公司的忠诚和感情可随时丢弃,到了我这儿不也照样可以弃我而去?”这真是一把双刃剑,其得失全在当事人怎么把握。
如赵云原属公孙瓒部下,法正初始服务于刘璋,他们何曾不是“跳槽者”?为何对魏延就那么苛求?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出身于乱世军伍的魏延,他看准“刘皇叔”要紧跟没啥错。何况他在诸葛亮的军事部署中,历经战事,从没闪失,战后稳当地当好他那地处前线,环境复杂的“汉中太守”,还贡献过“出奇兵经子午谷直袭长安”(被一向谨慎的诸葛亮否决)的计谋,可见是个人才。
现代CEO,对于人才,理智的做法应该是,一、自己培养;二、人才市场上招人;三、挖人。这二、三两招,其实终究还涉及到“跳槽的人”。现代人讲究对公司的忠诚和感情,也应豁达和宽容地对待员工的“双向选择”,“一嫁定终身”到底是太“封建”啦!
“隆中对”与商情预料
诸葛亮第一次在草庐会见刘备的著名的“隆中对”,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有极中肯的预见性。因为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而孙权又“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故此只有刘表的荆州和刘璋的益州,可以拿过来作为刘备的根据地,形成与孙、曹三分天下的局面。孔明这一分析,切合时势,可谓从“0”起步,为刘备争得“原始资本”从而崛起、跻身于政坛。
事实上,中国进入WTO之后,面临的是一个世界潮流的融合。因为这个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不能把我吃掉,我也不可能把你吞掉。日本企业家读“三国演义”,竟然演绎出“关云长华容道放走曹操”是诸葛亮的战略安排的“玄机”来——因为赤壁之战后,若是失去劲敌曹操,则孙吴的强势将压过弱小的刘备,保存曹操反倒保持了一种“三雄”的制衡格局。此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现代商战上,谁也不能把某一行业全部做完。比方刘永好的饲料业做得很大,但他并非“囊括宇内、吞并八荒”,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很明智地从流通渠道退出了,因为他知道这个行业他不可能做绝,还有一万多家同行。又如海尔,在家电行业可谓首屈一指了,前些年不也传来它与南方一家大集团合的消息吗?
即使以诸葛亮之才智,料事如神,“隆中对”中设定的“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最高目标,也还没能达到,而蜀汉的节节败变更远超出他的预计。现今中国企业,既要有把本行当做强的雄心大略,又该有“隆中对”一般审时度势的中肯分析和角色定位,才能不卑不亢,稳操胜券,驰骋于国际商战的火线。
新闻推荐
新华社达喀尔3月31日电尼亚美消息:尼日尔政府发言人扎卡里亚·阿卜杜勒-拉赫曼31日说,尼日尔政府当天挫败了一起政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