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甲子城古时曾出过一御用厨师,姓苏名兴隆,会做数百样菜,尤精乖鱼,亲奉乾隆二十载。后告老还乡,乾隆赐其绫罗百匹,金银千两,还亲题了“兴隆”两字。苏家子孙便世代开“兴隆楼”,代代尽得真传,加上“兴隆楼”历代掌柜个个为人侠义豪爽,喜欢以食结缘,扶贫济困,致使酒楼方圆百里闻名,过往商旅无不慕名而来。
到了抗战时期,“兴隆楼”已由苏兴隆的七世嫡孙苏阿福持店了。一日凌晨,日军步兵第三联队第二大队在飞机掩护下,从碣石湾西边的东海岸炮台地区登陆,接连攻占了东面山区的雨亭和大石。几天后,就占领了甲子这座风景秀丽的海滨古城。小鬼子进城后个个显得疲惫不堪,饥肠辘辘。当晚,一个中佐问一汉奸,甲子城有什么好吃的?汉奸告诉他,甲子城做菜最好吃的当数帝爷庙前的“兴隆楼”。中佐听后随即骑上一头高大的战马,带着几个士兵便直闯“兴隆楼”来了。苏阿福见来了几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兵,不由心惊肉跳起来。当听了那位讲闽南话的日军翻译官说了以后,才知道这小鬼子只是想来小酌而已,忙叫醒下手,催其一起下厨煎煮。少顷,苏阿福战战兢兢地从厨房走出来,满脸惶恐地对翻译官说:“真抱歉,这几天渔民都不敢出海行船,厨房里实在是什么菜肴主料都没有,就剩十几二十个晒干的鱼脯,来做一二道菜不知可否?”苏阿福不懂中佐最嗜食河豚。翻译官叽里咕噜跟中佐说了一通后,中佐立即竖起大拇指,高兴得直拍苏阿福的肩膀。苏阿福不愧是甲子城厨业大家。不一会,就将三大盆乖鱼脯煮萝卜角和大蒜爆炒乖鱼脯、乖鱼脯煨土鸡摆上桌。中佐哪知做乖鱼这道菜也是苏家绝技,只见他一开口咀嚼,便喜滋滋地惊叹道:“好手艺!没想你的手艺绝妙!”“过奖了,不成敬意不成敬意。”苏阿福答道。
“兴隆楼”给小鬼子做菜的消息,很快就一阵风传遍甲子城。苏阿福也一夜之间成了让人唾骂的汉奸。那天以后,街坊们都说他“认贼作父”。忽一日深夜,翻译官匆匆叩开“兴隆楼”店门。苏阿福以为这小鬼子又要来了,便立即叫下手杀鸡宰鹅,准备丰盛款待。谁知翻译官却说是刚抓了几艘渔船,船上有好多鲜活乖鱼,中佐要他连夜去司令部厨房,亲自为他们几个军官临灶掌勺烧全乖鱼宴。翻译官走后,苏阿福内心暗喜。连日来,小鬼子在甲子城的恶行早已在他心里点燃一把仇恨的火焰。他噙泪对夫人说,这次他要毒死这些小鬼子,为“兴隆楼”争回一份名气。他吩咐夫人:“宰杀漂洗乖鱼时,无须把卵子和夹脊血摘干净。洗涤完后,就借口回家拿佐料先离开兵营,然后到城外渔池村与孩子们会合,上大南山找东纵张政委……”苏阿福安排好孩子和几个跑堂的连夜出城后,便身穿对襟小褂,系着围裙,偕夫人带着炒勺、菜刀来到海边妈祖庙的鬼子司令部厨房,着手开始宰杀清洗乖鱼,做全乖鱼宴。一阵忙碌过后,苏阿福很快做成豆酱姜丝炒乖鱼、萝卜块焖乖鱼等十二盆醇厚香喷的乖鱼菜。摆到桌上时,他让翻译官告诉中佐,甲子城民间吃乖鱼,是有规矩的。做乖鱼菜的厨师要在众人吃乖鱼之前,自己先尝两口,见没事了,众人才能动筷的。说完,苏阿福当着中佐的面,举筷从每个滚烫的盆子里各夹块乖鱼,放到一只小花碗里,然后送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咽下去。中佐见苏阿福自己都吃了,也就放心地开始带头吃起来。
约过一根烟工夫,苏阿福肚子里的乖鱼毒性发作了,他眼前一黑,口吐白沫,扑通一声便栽倒在地,人事不醒了。恰在此时,中佐和其他鬼子也陆续捧着肚子猪嚎似的呻吟起来了,只见他们一个个抽搐地倒下,满地打滚着……这晚,司令部十几个军官全部因吃乖鱼中毒丧命。当夜,小鬼子一把火就将“兴隆楼”烧成了一片白地。听老人说,那天深夜,大火冲天而起,一直烧到翌日晌午。小鬼子还把苏阿福的尸体挂到城内校场旗杆子上面示众,几天后就被人偷走了,听说是东纵干的……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前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前副国务卿皮克林日前联名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