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歌舞剧《白蛇》剧照。均系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张文锋报道:缤纷五月,歌舞青春,第31届澳门艺术节各项演出与活动目前正顺利进行。而在4月30日轻歌舞剧《白蛇》演出暨澳门艺术节开幕式上,澳门文化局局长穆欣欣致词称,今届澳门艺术节以“再出发”为主题,将有二十套近百场精彩节目陆续登场,向大众展示澳门大型文艺活动顺利重归,唤起大众对艺术的热爱和期待,在艺术的滋养中重新出发,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观察到近年来澳门文化局努力探索新型剧场艺术审美逻辑、将当代剧场艺术的变化趋势带到澳门艺术节舞台上的崭新尝试,故本报记者此次受邀观摩演出,特意选择了轻歌舞剧《白蛇》。该剧由林兆华戏剧工作室出品,融合话剧、舞蹈、音乐剧及多媒体艺术,2019年10月在杭州首演。
白蛇素贞与郎中许仙的爱情故事,是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传奇,曾被多种艺术体裁反复演绎,轻歌舞剧版又将如何出彩?
别出心裁的故事新编
“不知从何时起,世界分为佛、妖、人三界。三界之间互相不通。有感于万物生发凋零,妖界一棵名为彭祖的大树落泪,泪滴让树下一条修行了19年的小白蛇瞬间学会了化形变身,可惟独不会变人。金山寺内,修行了19年的转世灵童下山经历红尘。一妖、一僧,在西湖边偶遇搭船的19岁少年郎中许仙……”
传奇,非奇而不传。西湖借伞、端阳雄黄、昆仑盗草、金山镇妖,都似曾相识。但故事节点中镶嵌着19岁的人、妖、僧,他们在人间相识、经历、学习、成长,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样子。
导演林熙越说:“我这版《白蛇》更希望表现的是年轻人纯洁无瑕的爱情,白蛇作为妖来到人间,她能感受到爱意,她愿意为了爱情不惜灰飞烟灭。这从某种角度来说令人震撼。”
似简实腴的舞美设计
此剧场景简单,舞台上设置一个巨大的、形如盒子的三面结构,多媒体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虚幻”仙境。
幕布既是背景,也是佛、妖、人三界的边缘,更是“牛鬼蛇神”们出现、湮没的屏障。光影下的人间西湖,水淹钱塘就“烟波浩渺”;白蛇现形时就“虚实交叠”;昆仑山盗仙草发现三界界限时就用扁平化二维线性割裂……
负责多媒体设计的任林啸表示:“我们最初提的概念,是尽可能不要实的东西,用点和线去构成所有。白蛇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虚幻的神话故事,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对应虚幻化,所以视觉上也这样表现。”
剧中14段配乐全为原创,使用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但与传统江南小调的旖旎缠绵不同,多数曲目清晰明快,有着当代的节奏感,《不朽》《味道》尤其朗朗上口。
新闻推荐
遭遇车祸落下残疾,21年来,邹蜜坐着轮椅读完本科,考上研究生,到国外留学获得第二个硕士学位,开工作室从事校外英语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