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世界里,许多青年人或许没有耀眼的身份标签,也没有过人的成就。可是,站在时光的河流旁眺望,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青年都需要经历破茧成蝶的精神成长,都需要在磨砺中绽放青春芳华。
□ 杨朝清
点燃青春激情,放飞青春梦想,一年一度的青年节,承载着公众对“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的厚重期待。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家与社会、家庭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深沉的家国情怀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精神力量的深刻揭示,也为青年人成长成才提供了强大动力。
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期间,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退伍大学生薄金阳在喀喇昆仑山戍边备战,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青春之我”,用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雨的“青春之我”,用胸怀祖国、艰苦奋斗的“青春之我”,演绎了当代青年人的青春之歌。和壮烈牺牲的英烈相比,薄金阳虽然默默无闻,但同样值得尊重和致敬。
作为宁波工程学院国旗护卫队首位女队长,陈佳琰为了身上那身沉甸甸的橄榄绿,和队员们经常起早贪黑地训练,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一些年轻人习惯工具理性、热衷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今天,依然有一些青年拥有朴实纯粹的理想信念。
伴随着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不少人来到异地追逐梦想。在宁波大学求学期间,维吾尔族姑娘米娜瓦尔·艾力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后来成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城市,为了更好地立德树人,米娜老师用心用力用情,成为照亮和温暖学生前进道路的“燃灯者”。
在平凡的世界里,许多青年人或许没有耀眼的身份标签,也没有过人的成就。可是,站在时光的河流旁眺望,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青年都需要经历破茧成蝶的精神成长,都需要在磨砺中绽放青春芳华。
在疫情防控一线,许多医护人员、大学生、志愿者“有一份光,就发一分热”,在知行合一中增强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共同体意识;平均年龄不足30周岁的“北斗”总体设计团队,心怀“国之大者”,践行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初心使命;以黄国平为代表的寒门子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曾经带给无数人感动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得益于惠民政策和不向苦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与执着,终于过上了美好生活;通过不懈努力奋斗成为“全国技术能手”、成功落户上海的美容师司献凤,做到了祖辈父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戴着口罩也遮不住笑容的高速公路收费员吴诗琴,用发自心底的善良与真诚,让自己活成了一道光源……
在一个盛行蜻蜓点水“浅阅读”的时代里,一些人对青年人存在形形色色的傲慢与偏见,习惯对他们进行批判。实际上,当代青年同样可爱可信可为,他们身上具有的宝贵精神力量,已经成为时代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系高校教师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潘敬文)4月9日上午,电信诈骗受害人家属田某带着两个孩子,将一面写着“以法维正护花护苗温暖高效快手快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