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龙卷风、雷暴、冰雹“说来就来”,让多地群众感到“猝不及防”。气象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已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季节。强对流天气在不同时段影响区域不同,进入5月,高发区域为长江中下游一带。
张涛介绍说,强对流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在大气层形成上层冷、下层暖的一个不稳定层结。由于南方暖湿气流输送和太阳辐射加强的双重影响,使低层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下暖湿结构。一旦有北方冷空气南下,激发对流发生后,自西北向东南各地就会出现强对流天气。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初期强对流天气明显偏少、偏晚、偏弱,4月15日后才开始增多。专家表示,通常强对流天气2-3月会影响云南、广东、广西等地,3-4月影响江南地区。但今年4月中旬前强对流天气都较少较弱,到现在进入偏多、偏强阶段,这正是异于往年的地方。
作为混合天气现象,强对流天气包括雷电、短时强降水、大风等,会带来不同灾害和影响。专家提醒,雷雨天应避免去开阔地带,遇强降水不要在山区和低洼地带逗留,大风天要避免高空作业、防范高空坠物等。
“总而言之,强对流天气发生时,最好的防范就是减少外出,避免暴露在野外,待在安全、坚固的建筑物里。”张涛说。
“当前,强对流天气预报可以提前数小时到数天,主要是可能性预报。相对精准的预报提前量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而这已接近精准预报预警能力的"天花板"。”张涛说,“因此,对于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预警,需要社会响应力度和效率大幅提高,才能及时应对灾害,减少损失。”
新华社记者 黄垚
(据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新闻推荐
■王绿瑶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文人笔下的春天总是能让人在脑海中勾勒出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