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多彩国内 > 正文

它有针孔眼,且内外都有壳 鹦鹉螺真的“有眼无珠”?

来源:羊城晚报 2021-05-17 12:23   http://www.kcqsx.com/


鹦鹉螺之所以被称为海洋中的“活化石”,是因为它们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依然保留了祖先特征,如螺旋外壳和针孔眼等。它是现存最古老、最低等的头足类动物。但如今鹦鹉螺的分布并不广泛,仅仅存活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与亚热带水域。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喻子牛团队,首次在国际上完成了鹦鹉螺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这种古老软体动物的进化规律、针孔眼形成和生物矿化机制。

该团队发现,分布最广泛的珍珠鹦鹉螺拥有目前头足类动物中最为紧凑的一个基因组,同时也是该类群中进化速率最慢的物种。关键性海洋环境进化事件导致了鹦鹉螺种群数目锐减,表明它对海洋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眼的进化被达尔文称为进化论中不可解释的“困惑”。鹦鹉螺的眼睛也相当特别——它缺少晶状体,只是利用感光细胞,通过小孔成像来调节视觉——是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针孔眼。它仅保留最简单的光信号传导通路和唯一的一种感光分子,这同时表明它缺乏对颜色的分辨能力。这种眼的进化,或许是为了让鹦鹉螺适应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说鹦鹉螺“有眼无珠”应该没有错,但正是这种特性,给研究者们探索眼的进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线索。

“壳内化”则是头足动物身体进化的一次重要革命性事件。大部分头足类动物都没有外壳,像乌贼属于壳不发达形成内壳的种类,而章鱼则是壳完全退化消失,只有鹦鹉螺是现存唯一具有外壳的头足类动物,它拥有独特的外壳加内壳结构。它们的内壳主要由文石晶体堆积而成。研究者认为,这种文石或许是软体动物祖先壳形成的晶体形态,这或许揭示了软体动物生物矿化的基本规律。

(文/BOBO图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北大成立文学讲习所 曹文轩任所长,莫言等任顾问

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语文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的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15日在北京成立,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它有针孔眼,且内外都有壳 鹦鹉螺真的“有眼无珠”?)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