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多彩国内 > 正文

“提过劳动仲裁的不招”,太霸道!

来源:广州日报 2021-05-18 04:01   http://www.kcqsx.com/


评论员观察

前不久,广西一家企业在招聘公告中提出,“曾向原单位提出劳动仲裁的人员不予受理报名或录用”,引发热议。虽然该公司很快在招聘公告中撤除了该条款,并发布道歉声明,但人们对于与之相关的就业歧视的讨论并未停止,不少人直指该举动“奇葩”。

把这条要求简单“翻译”一下,是不是有种“敢跟公司叫板的员工,一概不要”的感觉。这样的规定简直荒谬,无异于设置了一条“霸王条款”。《就业促进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广西这家企业如此明显地拒绝录用曾申请劳动仲裁的应聘者,毫无疑问是赤裸裸的就业歧视,侵犯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况且,劳动仲裁是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在与用人方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才申请的。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任何人或单位无权剥夺,否则就构成违法。这家企业之所以会对发生过劳动纠纷的劳动者有所避讳,难不成是因为企业管理并不规范,其管理制度、用人方式存在法律漏洞,或者曾与劳动者发生过劳动纠纷?为避免类似麻烦,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从而对这些“较真”的劳动者一拒了之。

细思恐极的是,有一些网友在微博中称,其实很多公司都会这么做,只是不像这家公司直接写到招聘公告里,毫不掩饰。更有网友无奈地调侃,是否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只能隐忍,以防留下“职场案底”?

此事还引发人们另一个关注点:用人单位怎么能获得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等维权信息呢?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没有权利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调取非本单位职工,且与本单位无关的劳动仲裁资料。正常的就职、离职、劳动仲裁等,不会在个人档案中留下“职场案底”。如果劳动者敏感信息泄露,很有可能是人才市场、网络招聘App等中介机构出了问题。对此,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机制,规范各类人才市场、网络招聘App等中介,保护好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如果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的隐私权益,或者将调查到的个人信息对外公布、进行售卖,相关部门要及时出手,坚决打击。

针对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现象,劳动监察部门也要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一经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处罚,形成对用人单位的引导、教育和警示作用。对用人单位来说,与其将有过维权经历的劳动者拒之门外,不如在完善企业自身管理上花心思、下功夫,依法合规用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刘琛)

新闻推荐

1400万亿电子伏特!

天鹅座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据新华社电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7日公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提过劳动仲裁的不招”,太霸道!)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