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田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楼效果图
■匾额“河阳古庙”
4月21日上午,随着工人进场破拆,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河田居委会旧办公主楼正式结束历史使命。笔者获悉,原址将重新利用,拟建卫生服务站综合楼,继续服务市民。
旧办公主楼建于1979年
据了解,河田居委会旧办公楼有主楼和副楼两栋,此次拆除的是位于郡马路1号的主楼,副楼(郡马路3号)将继续保留。被拆除的主楼由前后两栋建筑组成,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白色瓷片外墙,石子水泥地面。
据了解,旧办公楼主楼原址是河阳古庙,有二进。约1979年,第一进被拆除后改建成两层水泥结构办公楼,第二进仍是瓦背房。办公楼建好后,作为河田门诊部使用。约1983年,河田门诊部搬出后,当时的河田大队从原来的办公地点——郡驸公祠搬迁至此,一楼是办公室,二楼是港资企业利民制衣厂,原第二进的瓦背房作为财务室使用。一楼进门口的右手边是办公区,左手边是宿舍区。
利民制衣厂经营两年后搬走,其他工厂继续进驻,直到1991年,当时的河田管理区才正式收回作为会议室使用。约1992年,为扩大会议室,原第二进的瓦背房被拆除,重建成二层水泥结构房。后期,把石子外墙改装成白色瓷片,增加雨棚等,一直使用至今。
而河田居委会旧办公楼副楼,是一处围院,曾作临时饭堂、鞋厂等使用。约1992年拆除重建成两层办公楼。
原址将建起社区卫生服务站大楼
旧办公楼主楼被拆除后,原址将新建一栋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楼。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楼占地面积为466平方米,共六层,一至二层是卫生服务站,三至六层是功能办公室,工程计划在2022年4月完工。而旧办公楼副楼将进行外立面改造工程,作为党建楼使用,外立面与旁边的古建筑风格保持一致。
河田社区居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楼和党建楼都是河田特色精品村的项目工程,两项工程已通过审批,待旧办公主楼拆除后,即可于近期同时动工建设。
老干部回忆录
办公楼麻石红砖均产自河田
河阳古庙约1979年拆除,建起河田门诊部。当时,我参与了河田门诊部的建设工作。门诊部的地基是用大麻石砌成的,是从河田神仙水山搬运过来的。我们做好了地基后,就邀请了厚街工程队来帮忙建房子,而建房子用的红砖是从河田水苇的砖窑运来的,约半年就建好了。
——方绍基,90岁,1958年至1988年在河田大队工作
河田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民生工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厚街不少村委会都陆续建起新办公楼。但河田没有新建,而是把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学校、敬老中心等民生工程。先后完成河田大道改造,新建河田小学、河田幼儿园、敬老中心、河田天桥等工程建设。”
——方泰和,74岁,在河田村委会工作32年
更多悦读
河阳古庙可追溯到宋朝
据了解,河田于南宋邵定二年(1229)立村,因远祖原籍河南,后迁福建莆田,为了不忘河南、莆田两地,故取名“河田”,因莆田又称莆阳,故曾用名“河阳”。
河阳古庙有二进,门口上方有匾额“河阳古庙”。据2019年出版的《厚街村情》记载,匾额“河阳古庙”,方叔夜书于宋朝。
根据现存的“河阳古庙”重修石碑记显示,河阳古庙重修时间是同治七年,这块记载捐款人名单的石碑曾被镶在重修后的河阳古庙墙上,里面记载350多个参与重修的官民名字和捐款数额以及一些以房(同一个太公)为单位的集体捐助。较大的房有方六桂房题银200两,方宝俭房题银50两。
“河阳古庙”匾额现存放在居委会旧办公楼对面榕树下,匾额长为184厘米、高58厘米、宽13.5厘米。而重修碑记则存放在河田芬芳园内,长为153厘米、高80厘米、宽为30厘米。碑文立文格式为竖写楷书繁体字,从上而下,从右往左,保存完好,刻字清晰。
新闻推荐
中国入世20年给世界带来什么? 专家:与世界共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也有利于发达国家
我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肯尼亚蒙巴萨,当地民众在中国承制的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