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多彩国内 > 正文

乡音无改也是“给岁月以文明”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5-21 07:53   http://www.kcqsx.com/


■静子

因接连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安徽省六安市备受关注。围绕“六(liù)安”还是“六(lù)安”的读音之争旋即成为舆论场的又一话题:央视新闻主播发“liù”音,而安徽卫视、六安广播电视台的主播念作“lù”。观众发出灵魂拷问:“我该怎么读?”

“六”是多音字吗?作为权威语文类工具书之一的《现代汉语词典》,其最新版并未收录“lù”的读音。也就是说,按照普通话语音规律的读音,“六”仅发“liù”音。既然如此,“lù”的读音又从何而来?“六”最早是个国名,发“lù”音,相传是禹分封给大臣皋陶后代的,汉武帝时期正式有“六(lù)安”这个地名。约定俗称、口耳相传、源远流长,六(lù)安的读音嵌入人们的记忆中。

与“六(lù)安”存在类似情况的地名屡见不鲜:广东“番(pān)禺”、浙江“台(tāi)州”、湖北“黄陂(p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与历史古音的差别还表现在古诗词发音上。翻开部分语文教材,“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中,“衰”字已标注为“shuāi”而非“cuī”;“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中,“斜”被标注为“xié”而非“xiá”……地名之争当沿袭传统还是顺应时代?古诗词读音应尊重古代文韵还是契合今人习惯?当文化传统与现代认知发生碰撞时,正确的应对姿势是什么?

以地名之争为例,在一项由两万多人参与的网络投票中,77.66%的网友认为应该珍视传统,尊重当地人的“六(lù)安”发音;媒体发文称“读音关乎文化基因传承”,呼吁“请为文脉留一音”;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回复群众留言,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0》中,六安市拼音为“Lu"anShi”。多方观点勾勒出一种主流的价值倾向:给传统以敬意,给岁月以文明。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累积一方典藏,地名就是其中之一。当世世代代的人们择地定居,挥洒汗水、播种希望、激发情感、凝聚力量,地名里就有了一定的情感和温度。同样,熟悉的地名发音提醒当地人共享文化符号,唤起更多人的美好记忆。向传统致敬,给地名以尊重,才是现代人正确对待一方文化的应有态度,也是文明人该有的样子。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则是遵从“名从主人”原则,即以当地人的习惯称呼为最。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始于人们的约定俗成,流传于各代的口耳相传,地名的发展演变亦适用此路径。如此看,给那些重乡情、尊传统、敬文脉的当地人留一处乡愁,有何不可?

新闻推荐

这份珍贵影像来自火星! 国家航天局发布祝融号火星车传回影像

该图由火星车前避障相机拍摄,正对火星车前进方向。图中可见坡道机构展开正常;图像上部的两个伸杆为已经展开到位的次表...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乡音无改也是“给岁月以文明”)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