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炒糯米饭
海南鸡油饭
竹筒饭
文/图梅尔
米饭,一种简单却美味的食物。虽然它朴实无华,在餐桌上也看似卑微,可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却不能没有它。在我们立下“好好吃饭”的誓愿时,会发现水分均匀、软糯适口、松软喷香的米饭是多么宝贵而美味。除了用精美的大米与纯熟的厨艺煮出一碗白米饭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做法,让人倍爱饭香。
生炒糯米饭
记得在冬天的时候,广东妈妈总会亲自烹出一锅诱人的生炒糯米饭,少许炒香的花生米撒在米饭上,就算不爱吃主食的人都难以抗拒。而冬日吃糯米饭,更是老广们的温馨习俗。
传统广式糯米饭不同于一般蒸煮做法,而是通过生炒的方式使糯米熟透。这种烹饪方法会让糯米饭的香味更加突出,软糯中带有爽口的感觉。备料方面,腊肉、腊肠、冬菇,是传统生炒糯米饭的必备材料。冬菇寓意是团团圆圆,而且看着像一间房子,就好像一家人齐聚在房子里面。而腊肉和糯米则带来了软糯的口感,配合菌菇特有的味道,很安心。
生炒糯米饭的要义在于“生炒”,不是煮,不是蒸,而是从生米一直炒成熟饭。它没有蒸或者煮,那样使其含水量过高,造成过软和发粘的口感。这是这是米、油、水之间的绝妙平衡。糯米中掺入一些粘米,让糯米饭软糯中不会太过于黏腻,更加清爽。糯米一般要浸泡两三个小时,待糯米吸足了水分,变得松软之后,就可以沥干水分用来生炒。
制作生炒糯米饭,首先要把冬菇、腊肉、腊肠等配料切成丁,倒入平底锅中煸香。然后下一点油和水,将生糯米下锅,用猛火进行翻炒。待炒到收水,糯米均匀干身,再浇些水下去翻炒一番。其间,放水翻炒时火一定要大,微微冒烟时又要将火稍稍关小一些,不停转换文武火。这一步重复四到五遍后,糯米饭便快要完成了。最后,倒入已炒熟的配料,加上少许水和调料,将糯米炒到呈现出色泽金黄、晶莹通透、粒粒分明的感觉时,便可以盛出。
海南鸡油饭
沁满红葱和斑兰叶清香的鸡油饭,就算没有主菜白切文昌鸡,也会觉得香到满嘴流油。
海南人喜欢吃文昌鸡,做出的文昌鸡饭固然一流,据说雏形可能来源于海南旧时祭祀用的“米饭团+白切鸡”的组合。自清代起,海南岛的居民逢年过节时都会拿鸡油、浸鸡水与米饭同煮,再将米饭捏成胖乎乎的饭团,以用于祭拜祖先,传达着儿孙们的生活“团圆美满”之意。祭拜活动结束后,人们会将多余的饭团就着白切鸡一起享用。
但人们口中说到的海南鸡饭,估计最出名的还是在东南亚地区。这是因为“鸡饭”随着19世纪末开始的移民大潮传到东南亚的。马来半岛海南移民较多的地方,譬如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也出现了许多沿街挑担或提着竹篮售卖鸡饭的小贩,往往是一边篮子里放着鸡肉,另一边篮子里盛着油饭。“鸡饭”这种吃法,让身处异乡的食客们产生思乡之情,于是“海南鸡饭”这种在原产地少有的叫法,反而在异国他乡渐渐流行起来。
这海南鸡饭与广东的白切鸡饭,区别最大莫过于烫鸡与煮油饭用到的“斑兰叶”。这是一种原产于印尼的露兜树属灌木,在东南亚料理中,斑兰叶是不可或缺的香料。但它不像多数香料那样浓烈,它的香味温驯柔和,因为含有芳香成分,闻起来就如同“烹熟的香米”,因此能给油饭带来更浓厚的稻谷芬芳。
好吃的海南鸡是葱姜油中爆香,同一簇斑兰叶一起塞进鸡肚子里,鸡皮抹少许盐,整只放入热水中浸烫后捞出,如此多次直至鸡肉近熟;适时丢入冰水,鸡肉皮下融化的胶质遇到冰凉的水,凝为薄薄一层啫喱皮冻,鸡皮也随之收缩变脆。
烫过鸡的“浸鸡水”,表面浮着一层金色鸡油,恰好用来焖饭。米粒要和葱头、斑兰叶等香料炒出焦香,再配上足量的鸡汤、鸡油一同焖熟,这样烹出的油饭才够香!烹好的油饭,粒粒光亮、油润通透,表面被亮黄鸡油渲染出一抹琥珀柔色,浸润了油脂肉香的米饭,是永恒的经典。或许第一口尝起来会有些腻,但紧接着的第二口、第三口,那就再也停不下来了,难怪单独吃也是倍感美味。
竹筒饭
竹筒饭常见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及东南亚等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多种美食文化的融合。竹子的清香、糯米的香甜、时鲜的美味,这一切在你听到“竹筒饭”这三个字的时候,仿佛就立马窜到了你的鼻尖,并不自觉让你口水三尺长。
吃过竹筒饭的人会知道,这是一种能把肉的鲜美和竹的清香完美融合起来的做法。“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吃货诗人白居易也曾热烈表达过对它的喜爱;《神厨小福贵》中小福贵的爷爷就是靠一节小小的竹筒饭征服了众多食客,在厨界打出名堂。
要做竹筒饭其实比较复杂。首先要将刚砍下来的竹子截成一节一节的,或者将竹子砍成两半,一半作锅、一半作盖,用清水洗净竹屑。香糯竹是最适合用来烧制竹筒饭的竹子。用香糯竹烧制的竹筒饭不但味美可口、清香扑鼻,而且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香糯竹特有的香竹黄酮具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等自然保健功效,同时其特有的双层乳白色内膜能将米饭的香味紧紧包住,就像一根包着薄膜的大香肠,柔软清香,等待着烧熟劈开竹子之后的刹那释放。
竹筒清洗干净之后便是往里面填料。加入到竹筒里的糯米需要提前浸泡一晚,这样糯米会比较软糯入味。竹筒饭里的料,毫不夸张地说,能塞下世间所有野味。山野田间丰富的物产能给乡野间的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腊肉、山猪、田鸡、排骨、黄鳝……不同的内料造就了竹筒饭多样的风味。
新闻推荐
南城阳光第五小学引入科教融合课程 百宝箱进课堂 科学课引人入胜
■孩子们超爱的科学课最近,有条视频在抖音上挺火。视频里,南城阳光五小的一年级同学们全神贯注,自己动手做实验。孩子们那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