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社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爱尔眼科研究所联合发布《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图片由爱尔眼科提供
“近视手术安全吗?我适合做近视手术吗?哪种手术方式更好……”5月23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社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爱尔眼科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针对大众关注的近视手术热点话题,进行了专业分析和相关解答。
《白皮书》选取了2018-2020年3年间,在中国境内的爱尔眼科医院接受近视手术的人群,通过对覆盖我国29个省份206个城市,年龄从18-79岁不等,共计52万名患者,合102万眼近视手术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
2020年较2018年近视手术量增长近75%
“事实上,这个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床现状。学生人群中,由于征兵入伍、公安招警、空军招飞等职业类需求,所以男性居多;而女性对颜值、生活品质等要求更高,故上班族中,女性选择近视手术意愿更强烈。”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屈光手术学组副主委、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行业标准起草人之一、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屈光手术学组学科带头人王铮教授解释道。
“常见的近视手术分为角膜激光术和晶体植入术两大类:角膜激光术通过切削角膜来改变角膜的屈光力,以矫正屈光不正问题,主要针对角膜条件好、近视度数相对较低的人群;晶体植入术则通过微创切口在人体眼球内植入一种柔软、安全的人工晶体,更多针对高度、超高度近视人群。”王铮教授强调,“每一类近视手术的适用范围和术后优势都各有区别,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术后1年裸眼远视力均值超1.1
据了解,个性化近视手术通过高科技手段在术前检查环节获取患者眼部个性化数据,并通过系统设计角膜形态切削的个性化模型,在术中引导激光根据模型对不同患者的角膜进行个性化切削,从而有效消除个体差异,最终显著提升视觉质量及夜间视力,获得更优质的术后视觉质量。“量眼订制”个性化近视手术越来越受大众追捧。
良好的术后效果与严格的手术质量控制分不开。据了解,原国家近视手术标准58项,爱尔眼科近视手术标准82项,高于国家标准24项。爱尔眼科在有效满足患者个性化用眼需求、减少手术风险的同时,严格把控手术质量标准,以帮助患者拥有更稳定、高品质的视觉质量。
数据来源:
1.《眼科档案》,2008年8月;新加坡医学杂志,1993年12月
2.国家卫健委,《中国眼健康白皮书》,2020年6月5日
3.MarketScope:2020RefractiveSurgeryMarketReport
新闻推荐
《回望》金宇澄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上贝(书评人)金宇澄非虚构力作、被誉为“《繁花》前传”的《回望》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