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
不久前,成都、苏州等地的快递站发现了大量混于快件中奄奄一息的宠物猫狗,“宠物盲盒”被曝光。记者在淘宝、58同城、闲鱼等网站发现,虽然“宠物盲盒”被曝光后遭到了社会一致的批评,但依然有商家在用隐晦的语言兜售“宠物盲盒”,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盲盒消费近年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在专家看来,孩子们迷上“宠物盲盒”危险重重。(5月26日《北京日报》)
一些商家以售卖“盲盒”的名义,将活体宠物快递至买家,不管小猫小狗的死活,如此漠视动物生命的残暴行为,令人发指。然而,有需求就有市场,尽管“宠物盲盒”被曝光后,涉事快递企业受到了批评和查处,但因为盲盒消费近年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一些商家仍在暗中兜售“宠物盲盒”。
在笔者看来,作为一种“带血的生意”,“宠物盲盒”首先伤害的还是动物。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面对这种虐待动物的“宠物盲盒”,除了少数动物保护爱心人士出面制止之外,人们大都已习以为常了。特别是,相关管理部门对“宠物盲盒”监管缺位;而监管缺位,是基于“买卖宠物不犯法”。可见,“宠物盲盒”在网上热卖,不仅是动物的悲哀,更是人们对动物保护缺位的一种漠视。
保护动物福利,在许多国家已经写进了法律,但在中国却仍然游离在法律之外。据了解,我国涉及动物保护的法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但这部法律主要针对反走私、反盗杀等违法行为,并没有考虑“动物福利”问题,且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动物种类有限;猫狗并非是野生动物,当然不在此法保护之列。因此,我们很难给“宠物盲盒”这样残忍的行为贴上“违法”的标签,也不可能动用公共权力对这种行为进行惩戒。
换言之。治理“宠物盲盒”,关键是消除法治盲区。事实上,“宠物盲盒”带给我们的反思,不仅是人类虐待动物的残忍,更有动物福利立法的紧迫性。因此,与其对“宠物盲盒”等杀戮、虐待动物行为进行苍白无力的口水讨伐,不如加快立法进行规范。应着重强调动物福利的重要性,也就是强调动物的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和心理福利,强调各种动物从生至死应拥有最基本的权利。可以想象,如果动物保护法得以施行,“宠物盲盒”之类的“带血的生意”,就会失去市场。
新闻推荐
自5月13日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安徽省六安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8例、疑似病例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2例。这些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