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水的早晨。
夕阳下的赧水。
袁甲清 文/图
我的家乡位于邵阳县与隆回县交界的赧水边上,今年清明回乡,跟随侄子到赧水河行走。
河是赧水河,是我小时候放纵玩耍的地方,侄子知道河与我两相情深,故有此提议。
赧水从城步青界山主峰黄马界北麓汩汩流出,一路挽着雪峰山下的众多溪流响涧,逶迤流经武冈、洞口、隆回县境,然后在邵阳县渡头村来一个几字形大拐弯,径直东去,与夫夷水相会于邵阳县城双江口,汇成资江,浩浩汤汤东奔至洞庭湖。
赧水养育了两岸的人民。那时村民进城,全赖于往来赧水的水上交通。每天有船往返于村子和县城,卖出自家出产的特产,买回必备的家常日用。一些大宗山货、桐油、茶叶等物产,装船顺江而下,源源不断运往宝庆府,或者过洞庭湖直达武汉三镇。听老人讲,清末民初年间,宝庆商帮的名号在汉口如雷贯耳!村里有两兄弟,自小就跟着爷爷跑去汉口的水路。后来航道环境变迁,水上贸易式微,兄弟俩的船就改跑赧水往返上下游县城的水道,为乡亲进城提供船运。又记得每年五六月涨水,当地的汉子们就会在江上放排,一根根原木从山上砍下捆扎在一起,编成江排随洪水凶猛漂流,场面壮观得很。
我们村离赧水两里路远的样子。“走路去?”我问。“现在哪还用走路,开车直通河边!”侄子的脸上写满了骄傲。
一条宽约三米的水泥马路蜿蜒前伸,车子交替穿行在林子、田畴、村庄,马路边间隔立有太阳能路灯。约莫五六分钟我们就到了河边。
咦!我简直惊到了!
这完全不是小时候那条河了。从前的赧水江面不宽,水流湍急,低洼的河滩上,尽是裸露的鹅卵石,底下藏着一只只透亮的小河蟹。而今,在我的视线不远处,拦河建起了一座水电站,看标牌,名为江子田水电站。河岸筑起结实的水泥护堤。水线比原来的河面明显抬升许多,江面因此显得十分宽阔,水势浩渺,清澈照人,一派汪亮亮的绿,就像植物的汁液倒进了水里头。那天天空飘着细雨,江上水雾氤氲,江风灌来,水面绿波涌动。青碧江水倒映着两岸青山,河山相融相拥,宛若一幅天工巧成的水墨山水画!
此情此景,我想到了郴州的东江湖,杭州的西子湖,浙江的千岛湖……我第一次把故乡与这些著名景点联系起来。是的,她在风景上一点都不逊色于这些“大咖”,比起它们,甚至更多一份原始的野性,更多一份远离喧嚣的清脱。
堤岸上,红字白底一幅“推进禁捕退捕,呵护绿水青山”的标语十分醒目,正彰显出家乡人对于环境保护的觉醒。
沿堤岸上行,来到了古渡口。古渡口现在用水泥重新砌筑,渡船也换成了宽敞的轮机船。这时正巧有人要过河,渡船从对岸突突突飞快地开了过来。这个渡口自两岸建村以来就存在,是连接两岸乡亲的老码头。船老大莫师傅说,其祖辈就靠这个渡口摆渡为生,算起来他在这里风风雨雨几十年了。以前是小木船,行船全靠划桨撑嵩,那时候水流急,过一次江相当不容易,一不小心船就会被激流冲到下游。每遇涨水,摆渡就得停止。现在是轮机船,且水面平静,比以前顺溜多了,说话间,船就到了对岸。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坐船去对面的兵工厂里游玩,或者看露天电影。那里的一切都是那样新奇,充满了城市感。我不敢确定,彼时划船人是不是莫师傅?看着他沧桑的脸庞,我兀自猜想,没有问。
再往上走,便是赧水的几字形大拐弯处渡头村。渡头村是一个百年古村,因三面环水,实为一个突入水中的半岛,村后则是莽莽山岭。
因为拐弯的缓冲,赧水到了这里变得特温顺,缓缓地流,像一个浴后梳妆的少女,羞赧而静谧。对岸苍山起伏,层峦叠翠,映照在平阔的河里,一派水光山色的唯美。这里土地肥沃,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盛。这个季节,田里的油菜正结满了籽,到了七八月份,这里又该是稻黄飘香了!因为水的浸入,半岛近水处已明显湿地化,生发出绿油油的芦苇及水生灌丛。人过处,不时有白鹭从芦苇丛中飞起,悠然飞到对岸的山崖。
水电站的建成,改变了家乡从古而来的地理,使小河变成了江湖,并由此营造出独绝的山水佳境,赋予了野山野水风景的品质。另一方面,水电也带给两岸人民实实在在的利益,驱赶走黑夜,也照亮了当地人心头的希望。
赧水流经的隆回、邵阳两县,皆为国家级贫困县。在脱贫路上,家乡人立足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想法子,江子田水电站即是家乡为脱贫增收实施的一个拳头项目。水电扶贫不但解决了山区缺电难题,通过制度性安排,其形成的资产或收益直接受惠于库区村民,还为贫困户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水电的开发也大大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使当地脱胎换骨走上了人水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
良好的生态和山水资源禀赋,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家乡人因此开始做起生态旅游这篇大文章。规模种植观光油菜田,开发本土特色农产品,开办民宿和农家乐,开发配套特色旅游项目……打着农耕烙印的生活方式,在新产业新业态的撬动下悄然嬗变,古老的乡村汇入了时代的洪流。
不单是上游的旖旎风光,水坝下游的伏溪,也是一方风景胜地。这里有700多年前的元代石拱桥,有百年水陆码头,有水上人家的吊脚木楼,有神秘的原始溶洞,有奇石深潭,还有六七十年代的粮站、医院、合作社、农机店、裁缝铺、打铁铺、榨油铺遗址供人怀旧。河的对岸,那家红砖黛瓦的兵工厂,如今唯留旧址。
路上,连续遇到几拨游人,他们陶醉于赧水两岸风光,不停地按响快门摄下美景,脸上荡漾着开心的笑。攀谈中得知,他们皆来自周边市县,远的竟在百里以外,是听从亲友口耳相传的推崇慕名而来的。
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以水电站为中心,由上下游山水人文串联而成的风景带开始声名在外,引来各地游客到此寻觅佳山秀水,领略古风淳淳的风土人情。
细雨朦胧,此刻,我伫立于江边,奔流不息的赧水在此回环驻足。一江碧水润如玉,身后不远处的村庄,幢幢小洋楼橘红的翘角,隐现于绿树和云雾漂浮之中,如同一幅渐次打开的秀美画卷。
新闻推荐
编者按今天是儿童节,小时候渴望长大,长大后又想回到童年。童年时,有青翠大山满地鲜花,有可爱动物身边出没,有红润鲜果可口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