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
近日,山东青岛某公司的一份鼓励生育三孩的文件在微信群传播,文件内容显示,准备生育第三孩者取消加班,怀孕期间每月补贴1000元营养费,每月增加产检假期2天,产检费用全额报销,生育三孩后一次性奖励10万元,宝宝奶粉补贴 1000元/月,男员工妻子生育三孩享受 100天陪护假。媒体采访企业得知,上述内容属实(解放日报-上观新闻6月5日)。
国家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的消息披露后,受到舆论普遍好评。但随之而来的关注焦点是生养的成本问题。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已明确表示将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措施,但如果社会力量也参与进来,帮助家庭分担养育成本,无疑更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
无独有偶,此前重庆某公司也发出鼓励生育的通知,凡成功怀上第三孩的女员工,带薪产假为1年,自怀孕当月,底薪增加500元每月,节日补助翻倍。自小孩降生之日起,女员工可凭医院出生证明领取一次性生育补贴3万元。
对于上述两家企业的相似举动,网友们纷纷称赞,但也有人怀疑是企业炒作。笔者认为,即使是企业炒作,只要兑现承诺,那也是有益的示范,值得肯定。首先,他们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而且,企业是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公之于众,应该不会失信于职工,否则,岂不适得其反?更重要的是,承诺的奖励措施并不会增加企业太大负担,相反,还有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等积极作用。而这也不失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支持三孩生育政策,不仅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责任。作为企业,不仅要依法保障育龄女职工的生育权、平等就业权,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拿出实质举措鼓励女职工生育三孩。毕竟,人口资源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凡是有前瞻性、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必然都能发展得更好。
所以,奖励生育三孩,不妨成为一种企业文化、企业制度。首先,企业要有这种意识和行动,根据自身实力来作出安排。其次,政府也可以鼓励企业这么做,比如,把奖励职工生三孩的企业与评优、奖补等项目挂钩。
◎冯海宁 媒体人
信息时报评论邮箱:xxsbpl@126.com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据报道,5月31日从台北飞往厦门的台立荣航空航班B7-511中,有乘客持筛检阳性证明登机抵厦。对此,国台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