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针对网传考生吴某某将高考数学题拍照上传至小猿搜题APP一事,6月8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高等教育考试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媒体,已经连夜处理该事件,目前已对涉事学生的作弊行为进行了认定,学生也已经承认了自己的作弊行为,现在正在做后续的处理。(6月8日澎湃新闻)
该生系武汉黄陂区某中学学生。黄陂区教育局通报显示,考生吴某某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试卷属实,监考人员存在入场安检和监考失职问题;已停止当事监考人员监考资格,对失职人员将进一步处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违规考生作出给予取消此次考试资格等处理。
有关部门处理此事,堪称严肃和高效。今年高考眼下仍在进行中,这种严肃、高效的处理,既对其他有不良企图的考生是一种及时提醒,对其他高考监考人员也是一种警示。希望其他考生能汲取教训,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也期待所有监考人员严格履行职责,捍卫高考纪律和高考公平。
让人感到费解的是,每年高考之前,有关部门都在强调考场纪律,比如严禁携带各种通讯工具,如手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今年高考前,教育部官网再次表示,将积极开展打击考试作弊等专项行动。但还是有考生把数学题拍照上传到上述APP。可见,某些考生视高考纪律如废纸。
高考制度之所以设立入场安检和考场监考,就是为了严防作弊。教育部官网显示,各地将积极采取多种检测手段,防止各种作弊工具进入考场。河北沧州一名女考生因戴金属牙套过安检引发警报不能进入,体现出检测手段的“厉害”。但涉事考场安检环节却未发现考生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同时,考场的监考人员也没有发现吴某某拿出手机一番操作。这说明从安检到考场两个环节,本该严格把关但都失守了。监考人员显然不是稻草人,而是守护高考纪律的责任人。相关监考人员究竟是麻痹大意还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希望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给关注高考的公众一个交代。
假如不是上述APP工作人员发现后截图举报,吴某某作弊行为有可能得逞。笔者想知道,吴某某把数学题拍照上传到上述APP后,是自动搜索考题答案还是有人配合其作弊?只有把这种作弊手段的逻辑和真相完全搞清楚,才能把所有的责任人一网打尽,今后也才有望预防类似作弊手段。
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高考纪律,各地也在加强入场检测手段,但仍然未能杜绝考生作弊,这不免让人想问:入场检测设备有没有问题?高考前对考生的纪律教育是否到位?高考前对相关监考人员的培训是否流于形式?在入场安检和考场监考均失责的情况下,监督工作是否也缺位?
用“玩火自焚”形容考生吴某某较恰当。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一至三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一至三年的处理。显然,对吴某某的处罚必须到位。
另外,吴某某作弊是否“一个人在战斗”?如果有人配合作弊或者组织作弊,则涉嫌触犯《刑法》。《刑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续处理应给予回应。
新闻推荐
肖宇全球税收体系改革正在迈出历史性的一步。虽然各国政府都对大型跨国公司利用税收洼地进行“税务筹划”现象深恶痛绝,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