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明代的古城墙。
俯瞰青岩古镇。
古城墙上游人如织。
繁华的古镇商业街。古镇一隅。
古城楼。
青岩古镇是贵州省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另外三大古镇分别是:镇远县的镇远古镇、锦屏县的隆里古镇和赤水市的丙安古镇,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
身在祖国南方的青岩古镇,为什么会有城墙如长城一般的军事建筑呢?这就要从它的历史说起了。
有关历史资料显示,最初这里确切的名称不是“镇”而是“屯堡”,“屯堡”一词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时期。屯堡的实际意义是屯兵的军事要塞。
朱元璋为什么要调北征南?在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时候,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经过3个月的战争,平定了梁王的反叛。经过这次事件,朱元璋认识到了西南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命30万大军就地屯军。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
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家眷带来各自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现在我们俗称的“屯堡文化”。这种文化现象既有自己独立发展、不断丰富的历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遗存;既有地域文化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一方面,他们执着地保留着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同时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他们又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
了解了相传600多年的屯堡文化,使我想到建国以后出现的生产建设兵团。两种文化现象都来自屯垦戍边,都起到了稳定边疆,促进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从侧面反映了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5000年文化传承不中断的其中一个原因。吴子俊 文/图
新闻推荐
杨老板种菜是不得已的事。同两个股东一起投资,组建一个蔬菜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只能自己亲自出马,看是否可以“翻盘”。从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