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文兰 /文 张苹 /摄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市场上的粽子进入热销期。记者走访发现,相比往年,今年粽子的种类更加丰富,各种馅料的粽子层出不穷,创意不断。除了潮式肉粽、水晶甜粽等传统品种,还有花胶粽、鲍鱼粽、松仁蛋黄粽等新鲜口味,线上线下销售均很火爆。
口味繁多“粽味”浓
端午临近,粽子热销。在各大超市,各种盒装、袋装、散装粽子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记者了解到,除传统的潮式肉粽、水晶甜粽外,榄香粽、五谷潮粽、九珍素粽、香菇鸡翅粽等等已经悉数登场。“每年粽子上市了我都要买一些回去给一家老少吃,感觉更有过节的仪式感。”正在超市挑选粽子的市民张女士表示,家人喜欢吃潮式手工粽,这种粽子个头适中,口味地道,更能感受到童年的味道。
在庐山路一老字号企业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粽叶、糯米、五花肉、鸭蛋黄、香菇等食材及辅助工具,整齐地摆放在长桌上。取粽叶,放糯米、鲜肉、鸭蛋黄……多名身穿统一服装的员工飞快地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填糯米压实,利索地缠线打结,一气呵成。随着一双双巧手翻飞,一只只有棱有角的粽子快速成形。
“爱好美食的潮汕人喜欢在粽子食材上不断求新求变。”潮式粿品制作技艺非遗省级传承人郑少君告诉记者,今年的粽子,在口味上出现了不少新花样,像花胶粽、松仁蛋黄粽就是今年的新品种,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材料好,口味就确保了一大半。”郑少君说,粽子好吃有诀窍,她自有一本经,以招牌潮式双拼粽为例,要买上好的泰国糯米,配上当天宰杀的新鲜猪肉,咸蛋黄是来自养殖场的鸭蛋,一个个新鲜敲开,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纰漏。
动手包粽包出“幸福味”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除了成品粽子热销,也有许多市民选择购置粽叶、糯米等原料,自己动手包粽子。不少市民认为,自己动手,更有节日的气氛。
前几天,诗人紫梦发了条朋友圈,记录自己第一次包粽子。紫梦的爸妈一向对美食有讲究,那天小尝一口后,一句“不错,还有进步的空间”的评价让紫梦开心不已。没想到的是,这条朋友圈引起很多微友共鸣,并引发“包粽子”主题大讨论。
“包粽子看似简单,但要想包好,是需要时间练习的。”在外企工作的肖小姐取出刚蒸熟的粽子说,卷粽叶是很关键的步骤,如果动作不到位,糯米则会漏出来,又得重新返工。“这是刚出锅的,你试试看。”记者剥开热腾腾的粽子,晶莹的糯米裹着喷香的五花肉和沙沙的蛋黄,一口下肚,浓浓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我们包的不只是粽子,还是快乐,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忘记这些传统的东西了。”姚阿姨居住的小区,日前,组织业主们举行包粽子活动。大家边包粽子,边聊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觉特香”“第一次尝试包粽子,只要不会散就很开心了。”参与活动的居民们都十分开心。在姚阿姨看来,过节不能只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涵,通过亲手包粽子,可以让更多年轻人和小孩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粽子“线上”焕活力
登录淘宝等电商平台,记者看到,网上的外地粽子市场,品种多样,口味丰富,既包括原味、蜜枣、鲜肉、豆沙等传统味,还有大黄米、梅干菜、红烧排骨、八宝、杂粮等创新口味,除了散装粽子,还有各类粽子礼盒。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消费者习惯于网购,一些在线下门店购物的老顾客也成为新网友。”一老字号的经营者告诉记者,网络促销、直播带货等形式推动销售的增长,传统粽子在线上觅得更大机遇。
“突破区域限制、占领销售先机,是线上销售最大吸引力。”多位粽子品牌的负责人表示,传统的销售渠道不可能涉及那么多城市,今年他们加快在网上渠道的布局,就是希望通过网络拓宽覆盖渠道,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市民林女士告诉记者,她家有不少亲友在外地,为了方便,今年在网上购买本地出品的粽子,直接发货到亲友家,省了不少事。有关人士也提醒市民,网购粽子切记要选择正规的网购平台和信誉度高的网店。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7日电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7日批准一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新药。据介绍,这是美国自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