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太保镇黑山村的清水鸭“火了”。不到一个月就卖掉8000多只,且销售价格也得到提升。目前,珠海已有餐厅有意向定期采购黑山的清水鸭。
播报发布后,水西村的生态环境和美食受到广泛关注。 南方全媒体记者 曾亮超 摄
除了黑山清水鸭,还有水西芦笋、黑豆腐竹、石颈黑皮冬瓜、石歧的葡萄、金花茶……这些本土农特产正快速打开了知名度和市场,销量、价格见长。水西村成了乡村游的新“网红”,美景、美食吸引了大批“港客”。
这“丰收”的背后离不开乡村新闻官的播报。
今年8月份开始,清远在全国首创乡村新闻官制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清远全市8个县(市、区)85个乡镇同步开展乡村新闻官工作,力将做到基层全覆盖,推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3年聘任期间,每当农产品上市前夕,他们就承担起主动对外播报对应农产品信息的责任,一改过往被动适应市场变化的局面,同时破除农产品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壁垒。
水西村变新“网红”吸引香港游客
“自从播报后,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短视频,让我们有点新晋"网红"的感觉。很多人冲着视频来的,包括最近来了许多香港旅行团,今天我们初心农庄就有9围团单”。说起水西村这两个月的变化,乡村新闻官刘逢明激动地说。
水西村以芦笋和黑豆腐竹出名,目前该村正致力于结合乡村旅游打造芦笋特色小镇。 图为芦笋等农作物种植大棚。南方全媒体记者 曾亮超 摄
水西村位于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东北部的联滘村委会,这里的自然形态是属典型的石灰岩山区。水西四面环山,与著名的英西峰林走廊相连接,又是北出阳山的门户。村内河流环绕,放眼望去尽是青山绿水,所以在粤北地区有“小桂林”的美誉。
水西村以芦笋和黑豆腐竹出名,目前该村正致力于结合乡村旅游打造芦笋特色小镇。自当上村里的新闻官,刘逢明播报了芦笋、黑豆腐竹和富有特色的水西村。播报发布后,水西村的生态环境和美食受到广泛关注。
播报发布后,水西村的生态环境和美食受到广泛关注。 南方全媒体记者 曾亮超 摄
“最大的变化是有两个,一是来水西村旅游的人比以往多了,包括香港旅行团,珠三角自驾游游客。他们主要是来水西村体验乡村生态美景,吃农家特色菜。初心农庄最近经常接到团客,一个月有10团左右。二是客商的电话多了。因为我们芦笋基地有一定基础,最近有香港客商正在跟我们谈基地供销合作。”
刘逢明说,很多人是看了他播报的信息前来深入了解、体验的。“除了团客外,还有很多自驾游的,他们带着孩子来体验采摘、看五色稻田、品农家美食等。”
播报发布后,水西村的生态环境和美食受到广泛关注。 南方全媒体记者 曾亮超 摄
刘逢明说,3年前水西村还是一个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的地方,很多姑娘听了都不敢嫁过来。近年来,水西村通过土地整合、搞芦笋种植基地、乡村环境治理等工作,水西村大变样。去年,水西村被评为卫生村,现在每天的垃圾处理都已经形成了常态化机制。乡村美景、美食吸引游客如织,带来经济收入,村民也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黑山清水鸭冲出山村 订单月销逾8000只
金秋时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太保镇黑山村秋色渐欲迷人眼。十月的黑山村,游人如织。除了千亩黑山梯田外,黑山清水鸭通过乡村新闻官的播报推介后,晋升为“新网红”,走出大山,飞进珠三角市民的餐桌。
据雷山村乡村新闻官雷健介绍,黑山清水鸭从小到大不喂饲料,只吃五谷杂粮、野菜及虫子,一年养殖4批次,周期为三个月以上,每批次出栏量在1万只左右。由于地处偏远,信息不畅,纯天然养殖的清水鸭却鲜有消费者知道。每到上市时节,农户只能将自家养殖的清水鸭带到镇圩销售,销量和价格均不尽人如意。
雷健被聘任黑山村乡村新闻官后,对黑山清水鸭进行了市场分析,挖掘卖点,为清水鸭代言,号召村民通过微信推广,进行社群营销。通过乡村新闻官丰收播报推介黑山清水鸭,不到一个月就卖掉8000多只,且销售价格也得到提升。此外,珠海已有餐厅有意向定期采购黑山的清水鸭。
对于黑山清水鸭产业未来的规划,雷健信心满满。“黑山村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加入二维码质量溯源,打造黑山清水鸭品牌,实现溢价。”
赋能乡村新闻官 唱响品牌促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清远市已聘用乡村新闻官300多名,并通过当地主流媒体及清远发布、清远农业、清远三农、乡村新闻官等微信、短视频自媒体平台推出播报43期,阅读量超20万,抖音平台乡村新闻官的现场播报短视频总阅读量超200万。
清远乡村新闻官制度推出后,立即引发全国媒体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农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各大知名主流媒体纷纷转载、报道。8月21日,央视新闻联播也报道了清远市在286个行政村设立乡村新闻官,宣传国家政策、推介当地农产品,成为打通城乡一体的信源通道的相关新闻。
经过两个月的尝试,各地用实际成绩证明了乡村新闻官的作用。但是,在试水的过程中,不少乡村新闻官也面临着“本领荒”:比如较多地依赖播报手册,在宣传技巧、创新思路方面运用比较少。为推动“乡村新闻官”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标准化开展,唱响“乡村新闻官”品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15日,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培训学院揭牌仪式暨2018年首期乡村新闻官培训班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15日,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培训学院揭牌仪式在清职院举行。梁素雅 摄
为期一天半的脱产培训中,来自暨南大学、国内短视频主流平台的学者、专家带来了形式丰富,干货满满的宣传推广知识。来自清城区、清新区、英德市、佛冈县、阳山县等5个县(市、区)的160多名清远市首批乡村新闻官参加了此次培训。
15日,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培训学院揭牌仪式暨2018年首期乡村新闻官培训班举行。梁素雅 摄
参加此次培训的乡村新闻官黄志敏认为,“这个乡村新闻官制度非常好,是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基层的重视,对振兴乡村很有帮助,我们村宜居建设、农业产品做得比较好,有了乡村新闻官宣传,扩大影响,能帮助乡村振兴。”
【采写】全媒体记者/黄剑琴
(图片来源见署名)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见习记者庞泽欣记者梁健敏通讯员沈高)今日,记者从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获悉,因清西大桥并入全省高速公路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