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介绍,截至10月31日,2018年广东纳入生态环境部年度考核范围的925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任务已完成720个,完成率达到77.8%。
从各地完成情况来看,汕头市完成问题数量最多,185个问题中的171个已完成整治,工作推进力度大。揭阳市、汕尾市、江门市都仅剩1个问题,完成率分别为97.6%、97.4%和94.1%,工作成效显著。河源、茂名、佛山、清远、云浮、中山、韶关、潮州、梅州、湛江、阳江、肇庆、广州等13市完成率低于全省平均完成率。其中,清远市和佛山市未完成问题分别是45和35个,为全省未完成数量的第一、二位。
江门13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据江门市环保局介绍,生态环境部第一轮饮用水源环保督察交办的1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第二轮督察没有对该市交办新的问题。
位于罗坑镇的新会区潭江河鸣桥牛簕饮用水源保护区,堤坝上原有的码头、厂房已完成了清理。目前新会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15个违法建设项目均实现了“两停三清”。
潭江被江门人称为“母亲河”。今年以来,江门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多措并举推进潭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为了确保潭江流域尤其是牛湾断面在年底达到Ⅲ类水质目标要求,新会区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治理攻坚,包括全面深化畜禽养殖场规范整治、加快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污染源管控等。
在司前镇潭江鸣乔段,2家养鸭场、1家养猪场均已完成清拆。司前镇副镇长邹振云说,为了保护潭江,推动水质早日达标,整个司前镇基本上都已列为禁养区。
云浮清理3166个养殖场
云浮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严格落实西江饮用水水源地环保问题整改。对3个涉及水源地的环保问题进行了整改,7个小码头、2间石料厂、39艘渔船餐厅等违法建设项目已依法进行拆除。同时加快推进保护区周边5条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在今年前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云浮市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积极开展了西江及其一级支流罗定江、新兴江、南山河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实施了系列整治工作方案和专项整治行动。西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新兴江陈舍断面、南山河永丰桥断面水质均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到近两个月的Ⅲ类。至今年8月,已全面清理禁养区内禽畜养殖场共3166个,推广采取舍外生物发酵床处理技术治理限养区和适养区畜禽场1045个;新兴江、南山河沿岸立案查处污染水环境违法企业53家,关停企业8家。
据云浮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河长、西江河长王胜介绍,云浮将不折不扣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着力加快完善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尤其是推进西江沿岸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地违章建筑,全力守护西江水质。
清远今年底完成市区段整治
今年6月11日,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指出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随机抽查清远市海仔大排坑的治理情况时,现场发现水体发黑发臭,清远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存在“假装治污”“表面治污”问题。
经过4个多月的整治后,在清远市五洲世纪城附近,督察组检查时发现的排污口已不见污水流出,再往前的一个排污口更已经用水泥进行了封闭。缓缓流动的河水呈淡褐色,不见黑臭,也没有垃圾漂浮。河道两旁已建成了绿道,护坡也修整一新,排污口再往南的一段河边两岸,工人还在继续进行管道铺设及路面雨污分流工程。
据清远市相关部门介绍,海仔大排坑治理工程总治理河长为23.9公里。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水系连通、景观提升等,总投资1.65亿元。目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500万元,其中城市建成区段(7公里)已完成进度80%,完成90%的截污工程和90%的清淤工程;完成截污口64个。预计,今年底将完成城市建成区段(7公里)的整治任务,2019年6月完成全部工程。
□粤环宣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清远讯(全媒体记者曹菁、温超荣通讯员戴朝文)昨日,2018广清对口帮扶先进制造业招商推介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