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远车管所不断改革窗口服务,着力去繁就简,最大限度地减免申请人的手续。
南方日报记者曾亮超摄
清远在全省首创“出入境24小时自助设备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新模式。
南方日报记者曾亮超摄
■编者按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听取了广东推动粤东西北脱贫攻坚和清远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对当地的做法表示肯定。
清远市委书记郭锋说,清远必须牢记总书记的关怀和嘱托,在清远这片富有改革精神的热土上,持续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谱写“改革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改革不停顿,清远再出发。今日起,《南方日报·清远观察》将陆续推出“改革让生活更美好——来自清远一线的报道”,走进清远改革现场,聚焦改革新实践,感受清远改革的跳动脉搏。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清远市民阿劲想要办一张港澳通行证,去亲身体验一下港珠澳大桥的雄伟气势,在清远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李艳丹热情地接待了他。
在李艳丹的协助下,阿劲没多久就提交了所需材料,7个工作日之后就可以取证了。“如果不方便亲自过来取证的话,您还可以办理证件邮寄服务。”她向阿劲介绍了邮政快递证件的便民服务。
上述的一幕,是记者日前在清远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采访时看到的,随着清远市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市民办理出入境、车驾管、户籍等业务时,都能够像阿劲一样享受到热情、便捷、高效的服务。
所谓“放管服”改革,是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2018年,公安部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近年来,清远市公安机关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多个警种打出“组合拳”,相继推出数十项惠民便民新举措,以民意民生引领警务工作,显著提升了办事群众的满意度。
策划/统筹龚晶魏金锋
●南方日报记者赫鹏翀通讯员清公宣清交支
放管结合实现“减证”放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清远市民都成为“有车一族”,同交管部门打交道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多。
“以前我来补领驾驶证时,需要复印一大堆资料,现在只要带上一张身份证就全部搞定了!”在清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前来办事的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
近年来,车管所不断改革窗口服务,着力去繁就简,全面“减证”清理交管业务办理所需的各种证明凭证,最大限度地减免了申请人的资料手续。
“现在群众办理多项车驾管业务都可以实现免复印、免填表、免拓印、免提交,相比以前减少了许多复印、审核、提交材料的过程。”车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申请人原需提交的身份证复印件已通过自动读取、扫描等方式留存;原需填写的纸质表格,现在可由工作人员采集信息、打印表格,申请人签字确认即可;原需申请人自行拓印车辆识别代号的,现在可由车管所、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等免费拓印;车辆购置税、车船税、交强险、体检证明等凭证已实现信息网络核验。
除了“减证”之外,清远市公安机关也实现了户籍业务“放权”,办理身份证、入户迁移等户政业务,目前都已下放到各基层派出所,广大群众不必跑到市区、县城,就可以在住所周边的派出所办理相关业务。
此外,以往纷繁复杂的户政业务办理流程也得到进一步简化,办理居民身份证实现了异地受理,户籍异地迁移材料也实现了“一网通”,“一次办”“马上办”等便民服务受到办事群众的好评。
引入社会化服务便民惠民
为了确保交通安全,对机动车进行定期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道路交通管理制度之一。然而,一些清远车主此前在送爱车“体检”的过程中,往往会求助“黄牛党”花钱图省事,以避免以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尴尬。
机动车检测工作社会化是道路交通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清远市目前有33家社会化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机构,其中清城区14家、清新区4家,均可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测。
随着机动车检测社会化后,现在清远车主进行车检不仅选择多,而且方便快捷。交管部门也不再承担具体的机动车检测工作,由原来的政企混合管理转变为单一的行政监管,也避免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随着车检社会化以后,现在每家机动车检测站都在拼服务,就怕服务不好没人来!”车管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今,不仅车主给爱车年检时更加方便快捷,正在考驾照的“准车主”们也能选择多家考场轻松约考,再也不必多次排队了。
“现在领取车牌也非常方便了,如果车主没时间亲自过来领取,还可以通过邮政寄送的方式快递到家。邮递员不仅上门送车牌,而且可以为车主提供免费的车牌安装服务!”车管所相关负责人说。
智慧新警务便民不打烊
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过程中,清远市公安机关通过实施“智慧新警务”战略,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警务效能提质增效。
“以前我在清远打工、住宿的时候,都需要先去派出所开很多证明才行,现在基本上都可以在网上验证了,我感觉方便了很多。”在清远务工的梁先生说。
如今,相信许多清远市民及“新清远人”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随着“粤省事”等手机平台的推广使用,以往需要“跑腿”才能办理的多项业务,现在只需轻触手机屏幕即可办理,有效节省了办事群众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记者在清远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看到,即便是在工作日的繁忙时段,大厅内也没有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许多办事群众一进来便直奔大厅内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使用各种出入境自助设备办证、领证。
“现在办证、领证的许多环节,都被转移到自助机上了,比如港澳通行证的签注就可以在自助机上实现"立等可取"。”李艳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出入境自助办证一体机可实现自助办理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的续签、查询、缴费功能,申请人(非备案人员)只需携带身份证、银联卡、电子港澳通行证,即可在一体机完成申请取证全过程。
除了在清远市各县(区、市)公安局办事大厅可以找到自助设备,清远市行政服务中心也于2017年6月开设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在全省首创“出入境24小时自助设备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新模式,不仅可以办理出入境业务,还可以办理缴纳违章罚款等交管业务。
改革聚焦群众办事“堵点”
公安机关同普通群众联系十分密切,“放管服”改革也涉及到民生的方方面面,清远市公安机关努力克服改革事项多、基层人手少等实际困难,聚焦群众办事“堵点”进行整改。
记者了解到,“申请材料减免”“一证即办”“一窗办”“自助办”“网上办”等多项公安“放管服”改革措施,目前绝大部分已在清远得到落实。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清远公安“放管服”改革是否落实到位,办事群众最有发言权。
“没想到出入境接待大厅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这么高,我对他们的服务很满意!”阿劲告诉记者。
出入境管理支队之所以能够为办事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得益于该支队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为了进一步提升窗口接待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该支队还多次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做政务礼仪专题讲座,实现了“出入有境,服务无境”。
为了疏解群众在同一时段集中办理业务造成的“堵点”,车管所积极拓展网上服务覆盖面,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等提供网上服务,包括“驾驶人考试预约”“机动车选号”“补换领驾驶证”“申领免检标志”等常见交管业务,目前都实现了网上办理。
此外,交管部门还将积极拓展业务办理渠道,推行邮政代办服务,通过建立邮警合作平台,使办事群众可以在邮政网点代办补换领驾驶证、行驶证、申领免检标志、自助处理交通违法等业务,从而实现就近办理、便捷办理。
为了使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清远市公安局目前在全市已开设18个受理点,在清远就学、投资、就业的港澳台居民可前往申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领取后可享受劳动就业、缴纳社保、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多项便利。
■改革故事
交通劝导员
“劝”出一方平安
“搞杯早酒吧,张书记。”一大早,连州市连州镇龙咀村的几位村民坐在饭桌上,对一位村干部说。
“我在上班呢!你们可以喝,但是喝完谁都不可以开车啊!”这位村干部提醒他们。
原来,这几位村民所说的张书记,就是龙咀村委会副主任张志光,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该村的交通劝导员。
作为清远市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公安机关大力开展“两站两员”建设,不断将交管工作重心下移,在全市形成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的良好格局。
如今,同张志光一样的上千名农村交通劝导员已成为清远基层交通安全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也用辛勤的汗水“劝”出了一方平安。
在日常工作中,张志光协助交警部门及时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一旦发现超员、超载等农村地区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他立即将情况上报。因为既熟悉村里情况,又能够和村民打成一片,他的基层交通管理非常“接地气”。
按照交警部门的要求,张志光将全村驾驶员、机动车等情况做成书面台账。如果村民有补领驾驶证、考驾照等需要,他还提供车驾管基础服务,帮助村民们收集好材料后再替他们送到交管部门。
截至10月19日,清远市已设置乡镇(街道)交管站86个,设置劝导站行政村数、设置劝导员行政村数均为1178个,三项指标设置比例均达到100%;设置安全员乡镇数85个,配备率达到98.84%。
新闻推荐
去过湖南张家界的朋友想必都体验过山体垂直观光电梯,如今广大游客不用去张家界,就能在清远英德宝晶宫景区体验到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