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在波罗坑村的蔬菜大棚里务工。|扶贫一线|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杨娉婧
记者魏伯航
“一回村里就"失联"!”昔日,在清远市英德市大站镇波罗坑村,手机检索不到讯号是常事。作为省级贫困村,手机无信号、山洪常发、服务滞后、产业不兴等,都成为波罗坑村在脱贫攻坚路上亟需攻克的难题。
自广州市纪委监委与清远移动公司帮扶该村以来,两年多的时间,波罗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帮扶单位以党建引领为先导,积极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奖教奖学工程等,均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底,全村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顺利脱贫46户;剩余5户也基本达到脱贫标准,被纳入2018年度脱贫计划。
4G信号覆盖“失联村”
“2016年刚入村时,村里连用电都成问题,早5点至晚7点,经常断电。”波罗坑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广州市纪委监委驻波罗坑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罗文彬说,村民对白天全村断电、手机没有信号的情况习以为常。为解决这一基础性问题,驻村干部们利用晚上有电的时间加班加点工作。
通过为波罗坑村制定“信息化扶贫”规划,清远移动公司在村里竖起两个4G铁塔基站,村委会拉上互联网光纤宽带。目前,4G信号基本覆盖波罗坑村,村委会不仅实现了20M互联网光纤专线办公,还接入了“云视讯”视频会议系统。
贫困户人均分红2000元
“去年蔬菜基地分红一万多元。”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谭子冠坦言,曾经“揭不开锅”的日子,从儿子去蔬菜基地工作后,“比之前好多了!”
据了解,广州市纪委监委向村里投资近220万元,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建成120亩蔬菜基地,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劳务收入+技能培训+菜心提成”的方式,分享发展成果。据介绍,2017年,蔬菜基地分红35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1989元。同时,村里组织贫困户进行新型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提升其“造血”能力。
为激励贫困户把“劳动就业”这条路走下去,扶贫工作队展开就业帮扶工程,即贫困户工作期满6个月后,资助其2000元的培训资金,促使其掌握更多技能。
“广州市纪委监委还投资近207万元建设了两个光伏项目。”罗文彬说,其中波罗坑小学光伏项目今年收益近3万元,广州开发区扶贫光伏发电项目明年起每年可获益约31万元。此外,村里的黑山羊合作养殖项目预计三年合计分配收益将达到44万元。
如今,村里信号良好,网络畅通,贫困户通过网络平台将优质的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不断创收。
“交钥匙”让贫困户搬进新屋
解决贫困户住房难的问题,是扶贫工作队一项重点关注内容。
为此,广州市纪委监委为打通贫困户建新房的“最后一公里”,对症下药实施“交钥匙”工程,一方面广泛开展社会募集,另一方面单位内自筹资金,让有危房改造需求的贫困户,除了享受各级财政关于危房改造的补助外,还有额外的资金帮助他们“拿到家里的新钥匙”。
“交钥匙”工程开展以来,共募集到社会善款33.5万元,多是有爱心的企业家相赠。广州市纪委监委通过自筹,让危房改造贫困户每户拿到了1万元的资金。一系列工作,为23户安全住房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分到7万多元善款。”“交钥匙”工程受益者之一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谭子深表示,扶贫工作队推荐自己去玩具厂务工,一双儿女也先后考上大学,再看着新家崭新的一切,“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连樟村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着力发展大棚蔬菜、红薯种植等产业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陈卫东摄连江口镇连樟村通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