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村民趁农闲时到书吧里看书。
漫步鹅卵石铺砌的道路,欣赏古老斑驳的石头屋,走累了可从图书室里借一本书,坐在咖啡厅里细细品味……这种惬意的生活,800年古村——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就可以享受到。
难以想象的是,两年前,鱼咀村还是一座落后的贫困村:房屋破旧、空心化严重、村民贫穷,村庄积贫积弱,当地年轻人纷纷往外“逃离”。
鱼咀村转变要从两年前说起。2016年和2017年,广东物资控股集团(下称广物集团)与碧桂园集团先后进驻鱼咀村,集两家之力推进党建共建、脱贫攻坚、产业帮扶、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全面助力鱼咀村发展。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陈金明曾慧芳
破旧村落蝶变旅游古村
近日,鱼咀村委会鱼咀街村小组理事会会长廖志其的电话响个不停,自村里的民宿项目试运营以来,他每天都会接到订房电话。“现在我们的民宿非常火热,预订已经排到元旦后。”
鱼咀村位于浛洸镇东面,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汉县建制达800多年,坊间一直流传着“先有鱼咀,后有浛洸”之说。而这座古老村落,因地处小北江边,常受山洪及河水上涨影响,三分之二的耕地连年水浸,村民难以耕作,导致村里的青壮劳力纷纷外出务工。很多房屋因长期无人居住已显荒芜,村民收入逐年下降,贫困人口逐年上升。
2016年和2017年,广物集团与碧桂园先后进驻鱼咀村,经过多方研究谈论,决定结合鱼咀村自然风景、文化历史基因,打造休闲旅游项目。今年3月,鱼咀古城文旅项目正式启动,开始“鱼咀古城”新篇章。
广物集团驻鱼咀村扶贫干部陈光告诉笔者,该项目充分尊重当地建筑文化及建筑工艺,聘请当地老一辈工匠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建设新家园。目前,村口已建好的“鱼咀古城”牌坊,一期项目的咖啡馆、书吧、三栋民宿已投入使用,连江边的“花海梯田”已经规模初具,绿化工作正全面推进。
“自从帮扶单位相继进入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廖志其说,尤其是今年3月份“鱼咀古城”项目启动以来,短时间内完成了基建设施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全村给水系统管线的全面铺设和管道升级改造、管网延伸,改善了村里人的生活饮用水条件,全村的电网也实现改造升级,实现了全村亮化。
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鱼咀村的书吧里,常有村民来这儿看书。“这些书可以现场看,也可以交付押金后带走,归还时退回押金。”书吧的管理员温炳光告诉笔者。
51岁的温炳光幼时因小儿麻痹症,干不了重活累活。“鱼咀古城”项目的启动,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温炳光就是受惠者之一。“现在一个月有3000元的工资,既能挣钱也能学习知识,以前根本不敢想象。”温炳光满足地说。
在广物集团及碧桂园的共同帮扶下,鱼咀村逐渐打造成以农业休闲旅游为核心的“1+N”文旅民宿、现代农业基地和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综合扶贫产业基地。组建的扶贫专业合作社,也开始带动贫困户尝试林下养殖复合经济项目,形成扶贫产业主体。
如通过引进1800只黑豚,建立了“黑豚养殖基地”,给45户贫困户带来预计户均1800元的增收;流转了30亩闲置土地打造清远麻鸡养殖场,出栏数在6000只左右,有54户贫困户在鸡场负责日常维护、看养等工作,预计每户每年增收1万元。除了上述两个项目外,扶贫单位还帮助鱼咀村开展木瓜、玉米、水稻、果桑等种植项目。以上种养项目预计可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户均增收超2万元,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
新闻推荐
翁如萍时常上门探望贫困户廖伯。“廖伯,最近天气冷了,注意添衣服。”12月10日下午,省人防办驻英德市横石塘镇仙桥村扶贫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