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广西培育的第一批水花苗。从东区驱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板芙,却似乎怎么也找不到导航上的知行台鳅繁(养)殖有限公司,经村民指点,终于绕过维修路段经羊肠村道抵达目的地。此时,眼前忽然豁然开朗,只见一片开阔的鱼塘依次排列,每两个鱼塘之间用塘梗隔开,天地相连成一景,这便是翟广西潜心养泥鳅的地方。养泥鳅听起来简单,但亏本却是常见事,翟广西认为要想做得好,就得抓技术,“农业技术为王”。也因为此,他一脚跨入上游“鱼苗培育”环节,成功掌握了远超市场标准的育苗技术,这成为他接下来布局全国泥鳅养殖市场强有力的保证。
文/记者李红图/记者徐璇
1城市人动手挖鱼塘
翟广西是安徽淮南人,从小在城市长大,从学校毕业后从事了四年的销售工作,便开始自己创业,先后进入过酒店用品行业和清洁服务行业。对他来说,农村和农业都是陌生的。进入泥鳅养殖行业,说起来算是机缘巧合。
四年多前,一次翟广西和朋友吃饭聊天中得知,台鳅养殖技术获得了一个重大突破,并且在市场上已经推广了一年多,这个行业大有可为。“朋友不是养殖行业的,但与这个技术的发布方相熟,比较了解市场行情。”翟广西解释,台鳅是区别于土泥鳅的一个品种,市面上的养殖泥鳅基本都属于台鳅,这个名称起源于早年间养殖泥鳅多是供应台湾,再由台湾供给本土和日韩。
当时,翟广西听了朋友的话后就很动心,其实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他已经有些厌倦生意场上的应酬,想转行做“清静”的行业,尤其是一些他觉得“有意义”的生意。经过短时间的考虑,在当年,也就是2014年上半年,翟广西已经在着手找鱼塘了,“我的基本要求是水质好,价格便宜。”其实,当时他重点考察的地方就是板芙,“西江边,水源保护地,水质好,土地租金便宜。”最后经过一个月的考察,他锁定了广福村200亩的“一片沼泽地”,“我看的时候,真的是一片沼泽。”后来经过招标、出价、谈条件,在当年的8月份,翟广西拿下了这片土地五年的租约和之后的优先续租权。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接下来的几个月,翟广西和工人们一样,每天早出晚归挖鱼塘、牵电线、搭建临时棚屋,“我也真正成了一个农民。”
2亏损压力之下,“被迫”育出高标准鱼苗
将一片沼泽改造成连片的23个鱼塘,翟广西花了100多万元,前后花费两个月的时间。不过,挖鱼塘虽然辛苦,真正让翟广西接受考验的却是接下来的泥鳅养殖。2014年12月份,第一批鱼苗下水,第二年泥鳅上市,翟广西算一算账,“最起码亏了60万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翟广西认真捋一捋各条成本,发现问题出在鱼苗上,“我们当时为了质量稳定,购买的是贵价鱼苗,成本太高。”
于是,接下来的第二批鱼苗,翟广西选择了控制价格,但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严重了,“成活率非常低,损失很大。因为便宜的鱼苗,本身可能有疾病,或者质量不好,不好长。”
经过两次的教训,翟广西发现只有一条出路,就是自己培育鱼苗。“农业,真的是技术为王,只要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生门。”从此,翟广西又成为一名有研究精神的农民,不断和各地有培育技术的农户打交道,“最开始,我本来想和有技术的人合作,我出资金和场地,别人出技术,但后来发现,其实大家还是有保留的,合作的想法不能实现,所以我就自己亲自下场搞研发了。也正是这种向很多人学习的过程,让我从不同的人那里学到不同的关键点,组合起来,就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翟广西举例表示,“比如,水上面的表面脏粒非常影响鱼苗成活,那怎么调水,加入什么样的活性剂就很关键;孵化水,当然是自来水比河水好,但成本太高怎么解决,就可以用设备对河水进行处理再用;还有,鱼苗的天敌蝌蚪、老鼠、青蛙和蛇,怎么灭,多是用物理电打和网捉等等。任何一项技术,有时候成败就在一些关键点上。”
经过一年多的技术积累,今年4月份,翟广西终于成功培育出第一批鱼苗,一斤鱼卵成功育出60万条水花苗,“高于行业的50万条平均水平。”之后,当批水花苗被投入鱼塘长成寸苗,成活率达到15%-20%,高于行业的5%-8%,时间是在今年的7月份。“这两个数据表示我的鱼苗培育事业算是成功了。”第一批泥鳅眼下已经到了出塘时间,按照翟广西比较保守的投放比,目前的产量是每亩产出泥鳅1100斤,“明年做到亩产1600斤是没有问题的。一般,一年可以出5批。”
3三年内养殖塘扩大到2000亩
虽然泥鳅养殖在江门和中山的坦洲、黄圃和板芙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但翟广西觉得整体来说,台鳅养殖行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还有待提升,问题也比较多,“比如说很多农户都在养泥鳅,但是鱼苗的价格偏高,质量不稳定,普通农户亏本是家常便饭。而且整个行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很多养殖场都是什么好养好卖就养什么,并不专门养泥鳅,而我,是要把这个事情做专做大的。”
按照翟广西的规划,未来两到三年,知行的鱼塘规模将达到2000亩,按照1亩苗塘比4亩养殖塘配给,“明年先开发300亩,接下来再根据公司进度扩大,不排除去清远找地,只要水好就可以。”知行的目标是做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泥鳅专门生产基地,直供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大的农贸批发市场,“让更多人吃上便宜而有营养的泥鳅,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也正因为放眼的是全国泥鳅消费市场,甚至普通消费者饭桌上的营养健康,翟广西并没有把目光投向很多人关注的鱼苗行业,“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卖鱼苗,我只想说,我本来就没打算做鱼苗,是因为找不到价格合适的好鱼苗才自己研发的。我最终的目标是构建规模化泥鳅养殖基地,树立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一句话概括就是,我的商业格局里面,不包括鱼苗销售,我也不想进入这个我个人认为利润畸高的行业。”
站在一片鱼塘旁边,看着泥鳅在饲料机旁跳跃,翟广西说这批泥鳅已经可以出塘了,只是在等待合适的价格。皮肤黝黑的他,已经有几分地道农民的样子。
新闻推荐
清远市政府召开班子成员务虚(扩大)会议,黄喜忠强调: 继续加强作风建设 抓典型问题曝光
工业用地指标问题在会上成为关注焦点。曾亮超摄10日,清远市政府班子成员务虚(扩大)会议召开。清远市政府副市长、清远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