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作经验介绍。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在广州市召开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现场会,推广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等改革经验。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和部分基层卫生主管领导参加会议。英德市在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现场会作经验交流发言。
作为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英德拥有县级公立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总人口122万人,加上财政投入长期处于偏低水平,一度面临着基层医疗设备陈旧、医生流失严重、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改革前,资源配置失衡,政府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公益性弱化,来自政府的投入仅占卫生总费用的5.5%左右,医疗卫生事业要维持,只能靠自收自支。
根据英德市卫生计生局材料显示,当时全市卫生资源60%—70%集中在英德市人民医院、英德市中医院等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只占30%—40%。除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生存举步维艰。
近年来,英德市不断强化政府责任,逐年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创新收入分配机制激发活力、提高津贴留住基层医疗人才,用活政策破解人才招引难题等,多措并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英德市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基层医疗业务收入稳步提升,医务人员收入持续提升。
英德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医改新路,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机构重新获得群众认可,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不断增加的投入有力地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作。英德市按照三级甲等标准加快市人民医院升级,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五个一”医疗设备配置,先后投入1.81亿元完成大湾、西牛、大洞、望埠、浛洸等镇卫生院新改建工程。同时,该市还通过加快市、镇、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通过多年改革发展,英德市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很好的发展态势。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英德市在广东省57个县级医疗服务能力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五,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8.5%。与改革前相比,英德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的增长率分别为21%和28%,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站)门诊业务量占全市门诊业务量的69%,病人回流基层明显。
新闻推荐
“翰墨青春 传承岭南”2018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艺术助学行动 走进清远英德两所小学,让乡村学生因艺术而改变 “羽绒服温暖着孩子们的身体 艺术教学温润着他们的心灵
■“翰墨青春传承岭南”2018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艺术助学行动助学团队来到清远英德市西牛镇花田小学,进行助学活动。■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