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最近一直在钻洞,巴马的百魔洞,封开的梦多奇,英德的九重天,连州的地下河,四川的太古洞……无一例外都是用五颜六色的灯光营造出所谓的惊艳幻境,然后告诉你这个像什么,那个像什么。有一次正好赶上节假日,溶洞里面还有最流行的音乐和华丽丽的表演,穿着露脐装的妙龄女郎Cosplay成美人鱼、《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的女强盗……劲歌热舞,简直亮瞎我的眼。
但看了这么多溶洞,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菲律宾的圣保罗地下河,溶洞里没有任何灯光,游客只能在船夫照明灯的指引下以及轻声细语的介绍中,来领略其中的奥秘。
跟国内的溶洞比起来,菲律宾的溶洞可以说是非常原始了,却让你体验到了“真实”和“神秘”。船沿着主河道慢慢地向前划行,没有人大声喧哗,洞穴内异常的安静,只有不时传来的滴答声和各种奇怪的声音,那种奇怪的声音是生活在洞穴里的金丝燕划过水面时发出的声响。除了燕子,在洞窟的深处,洞顶上还栖息着大片的蝙蝠!顺着船夫手电筒的光亮,可以看到洞穴里成百上千只蝙蝠,密密麻麻地悬挂在洞穴的顶部,偶尔会有几只蝙蝠因受到惊扰而在洞里飞舞盘旋。游客们屏住呼吸,都不敢说话,因为一张开嘴巴,就会有蝙蝠的粪便落入口中。
从菲律宾回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圣保罗地下河能够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还被评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要知道,国内随便一个溶洞都比它更大更深更炫。
和一些旅游界的同行聊起中外溶洞的这种差别,他们有的认为国外的溶洞开发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跟我们几十年前的旅游产品差不多”,有的认为国内市场对于岩溶地貌的认识还比较传统,更多的游客喜欢以参观的形式来欣赏地形地貌,这样景区的观赏性就变得更重要,而国外的溶洞,很多是做户外体验的,比如攀岩、皮划艇等,那么景观的原始性就凸显出来了,而不追求人工的装饰。
溶洞开发是冷酷到底,还是五彩斑斓?其实一直有争议。国外的溶洞选择了前者,而国内的溶洞却无一例外选择了后者,这就造成了“千洞一面”的尴尬,看了那么多溶洞,感觉都大同小异,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好在已经有专家认识到了国内溶洞开发的不足和局限,建议“少一些灯光秀,多一些科普秀”,“多讲一些科学,讲一些教育”,还有的专家建议溶洞开发要结合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给游客带来更加多元化的体验。
南都记者许琨
新闻推荐
不少村民趁农闲时到书吧里看书。漫步鹅卵石铺砌的道路,欣赏古老斑驳的石头屋,走累了可从图书室里借一本书,坐在咖啡厅里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