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散发出勃勃生机
广东建设报记者 柳时强
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搞得好不好、城乡的高质量发展有没有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获得感是否深刻……每一样都有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的责任担当。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厅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为提高老百姓的工作与生活幸福感不懈努力。
深入治理城市病助力大湾区建设
“要建设美丽广东,实现城乡的生态崛起,就必须首先优化空间格局,推进绿色发展。”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东近年已全面完成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改革任务,建立了分级管理、分类管制、层级传导、权责明晰的规划管理新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城乡规划基本建成“数据一张图,管理一张网”,使城乡规划权威得到加强,城乡建设秩序进一步规范。截至10月底,全省84个县(市、区)中有21个已编制完成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16857个行政村中有7846个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在此基础上,全省大力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实施,全面提速各地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开展专项治理,大力整治工地扬尘,各项任务按节点推进。
广东近年大力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约100公里,另有约300公里在建。同时,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的短板也在有效补齐。截至10月底,全省新增城市(县城)污水处理设施23座,日处理能力141.5万吨,配套管网7305公里;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7座(日处理能力2.7万吨),累计建成运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30座(日处理能力10.8万吨)。已建成23万个村级垃圾收集点、2000余座镇级垃圾转运站、约20万人的村庄保洁员队伍,新增镇级污水处理设施47座(累计建成399座,设计处理规模448.162万吨/日,配套管网1893.03公里)。加快推动公厕建设和提升改造,全省完成1210座城市公厕建设,占年度任务目标的87.2%。
在此基础上,全省目前有41个设市城市已开展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城市更新工作、绿色建筑推广、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特色小(城)镇建设等均在稳步或加快推进。今年前9个月,全省新增绿色建筑面积47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预计全年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今年广东对违法建设的治理力度也不断加大。1—10月,全省共治理违法建设8879.27万平方米(含拆除6298.82万平方米),任务完成率113.6%。
加快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今年以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一是棚户区改造提速。截至10月底,全省新开工棚改住房31603套,任务完成率122%;基本建成棚改住房32634套,任务完成率184.8%;发放租赁补贴23688户,任务完成率136.7%。
二是大力发展租赁性住房和试点共有产权住房。截至10月底,全省已建立1家省属专业化住房租赁机构,18个城市成立了38家国有住房租赁企业,20个市已建立政府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并正式上线运行。
三是农村危房改造加速。今年下达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0407户(含国家任务15700户),开工建设39393户,开工率为97.49%,竣工26134户,竣工率为64.68%。
四是着力做好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各项工作,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确保房价总体保持平稳,库存处于合理区间。
五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效能提升。大力引导各地公积金提取向首次置业者倾斜、重点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今年1—9月,全省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526.45亿元,为11.2万户缴存职工家庭提供资金,支持其购买首套或二套改善型自住住房。同期,支持456.14万人次提取公积金,提取金额达1262.6亿元,其中住房消费提取占87%以上。
此外,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还深入摸排涉黑涉恶线索,开展规范房地产市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打击建设工程行业强揽工程、恶意竞标等13个专项整治行动。
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制度创新促高质量发展
几个月前,广东在工程建设领域积极引入商业保险制度的消息引发了全国关注。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不完全统计,自今年新政正式实施以来,全省合计保费收入4549万元,保额达22.2亿元,承保数量1584件,承保施工企业数974家。其中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为清远市广清城轨项目某单个标段项目便释放了1600万保证金。
在建设工程领域采用保险机制是国际的通行做法。广东的积极实践,不仅是在为建筑企业“减负”,同时也降低了千万建筑工人“被欠薪”的风险。近年来,类似建设工程保函这类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越来越多。
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透露,近年该厅高度重视通过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来助力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除了推进强市放权,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6项省级审批事项下放和加快广州、深圳两个国家试点城市的改革试点工作以外,该厅还将全省施工许可证核发办理时限总体上压缩到法定期限的30%(5个工作日)以内,并积极构建全省统一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电子审图系统,推行联合审图和联合验收。
管理服务进一步优化。该厅已将大部分省级建筑企业资质行政许可事项委托下放广州、深圳实施,省级行政许可总量由去年的1.9万项下降至1万项,并实施广东自贸片区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许可“告知承诺制”,行政许可办结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下降为2个工作日。此外,还推进“互联网+”数字政府建设,实现“网上申报不打烊,网上审批不见面,交件取件零跑动”。
“在支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我们的措施也越来越扎实有效。”据该厅介绍,今年全省积极推进结合实际延长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时间,大力支持企业降成本;同时推进建设工程保证保险制度,有效降低建筑企业成本;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用工实名管理,进一步规范生产秩序。
“当前,粤港澳建筑服务合作也在不断深化。”该厅负责人介绍,全省建筑企业近年组团赴港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近200项,筹建“一带一路”建设产业联合会等行业组织,粤港澳建筑业企业携手“走出去”步伐加快。该厅广泛引入香港工程建设领域的优势专业机构和人员在试点项目直接从业,香港工程建设模式已在前海、横琴自贸区项目上试点实施。此外,建筑创作在广东得到的有效扶持也日益明显。目前,广东省已制定实施繁荣建筑创作政策,举办“建筑春天”高峰论坛,凝聚建筑创作新动力,并健全适应建筑设计特点的招投标制度,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设计队伍。(下转06版)
新闻推荐
秋冬季节是诺如病毒高发期,医生提醒: 腹泻呕吐不止快去就诊!
诺如病毒最易“找上”小孩。秋冬是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好发季节,诺如病毒是常见的一种。近期有媒体报道,江西、无锡等省市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