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村长岭段古石路。
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陈柏益)近日,在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公布了南粤古驿道15处重大发现。其中,英德市波罗镇古道入选,是清远市唯一入选项目。新闻公布后,经媒体组织“您最感兴趣的是哪些?”的网络投票中,英德市波罗镇古道以2001票,位居第二。
《韶州府志》记载西京古道在波罗境内
英德市波罗镇位于英德市西北部,境内的波罗河发源于南岭,自古以来是连江的最大支流,绵延10公里,将波罗镇一分为二,即河东片区、河西片区。在历史沿革中,河东片有4个村委会(板水、更古、乌田、前进),古代属古道乡。河西片有5个村委会(波罗、太平坪、建棠、东风、沿沙),古代属三山乡。
据有关资料记载,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桂阳郡(今湖南郴州)太守卫飒奏准朝廷,在南岭的崇山峻岭中,开凿了一条从英德浛洸经韶关乳源,至湖南宜章,通往中原、京都(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大路。后人称之为“西京古道”。而据《韶州府志》对西京古道的记载:“平址隘,在古道图,路通乳源;阔垌坪隘,距三山图塱田墟三十里,路通乳源;大潭隘,距古道波罗墟三十里,路通乳源。”
波罗镇从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有建制,自明、清、民国至今,行政地域名称先后变为:三山图、鹤子图、三山乡、波罗公社(1961年初从大湾公社划分)、波罗区、波罗乡、波罗镇。
实地考察发现三条古道共约50公里
根据上述文史资料的记载,波罗镇于2018年5月成立工作组,对波罗镇境内的西京古道波罗段进行实地考证、清除路障,并邀请广东省、清远市相关专家实地考察。到目前止,已发现境内有三条古道连接西京古道,共约50公里。其中,保存较完好的古道约18公里。
其分别为:第一条起点四九码头,是从英德浛洸燕石码头、大湾镇古道延伸而来,现波罗村委会辖区,全长约33公里;第二条起点是波罗墟码头,经长岭—大木元(现波罗村委会辖区)—黄马寨—邓屋—沿沙电站—驿站—茶坳顶(现沿沙村委会辖区)—竹山(属乳源县),全长约9.1公里;第三条起点为跳村,也是从英德浛洸、大湾古道延伸而来。现为更古村委会辖区,全长约8公里。
在上述三条古道中,还发现石壁刻、石碑、石桥、石狮子等实物遗存,共23处。另发现一些古民居,如明代进士赖万耀的故里——太平坪村的莲花楼。以及田丁与太平坪交界处的疑似石屋驿站。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咏怀通讯员/陈参选)近日,英德市举行高层次人才沙龙,通过邀请知名高校教授、化工行业专家、工业园区领导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