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清远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清城区开幕。南方日报记者曾亮超摄
进入1月以来,清远两场重要的会议接连召开。
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清远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郭锋作报告时表示,必须坚持将广清一体化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趋向,以“入珠融湾”的豪情壮志谋划清远未来发展;1月17日上午,清远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市长黄喜忠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广清一体化,着力加快“入珠融湾”进程。
在这两场会议中,“入珠融湾”、高质量发展等成为与会人员热议的话题。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清远还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拥有的优势进行了全面剖析,不遮羞、不避讳,引发了很多干部群众的共鸣。
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清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一张蓝图干到底,汇集资源要素加快“入珠融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魏金锋
深化改革再发力
在全省大湾区建设浪潮中抢先机
静静流淌的北江,曾经孕育了深受各界关注的清远经验。清远经验所蕴含的改革基因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至今仍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改革始终是清远发展的不二法宝。
2018年,清远积极抓住改革开放40周年契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破立降”取得明显成效,为企业减负43.8亿元;“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建成36个部门集约化办事平台,调整强县放权事项115项;农村综合改革提档升级,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改革”也成为清远市委全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的词语。
对于改革,郭锋在全会上有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改革发展的任务越艰巨,越要有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精神。全市上下要看清形势,坚定信心决心,振奋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精神状态和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拿出跑百米的冲劲、跑万米的韧劲,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精神,奋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乡村振兴等事关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在激烈竞争中快人一拍、先人一步。
黄喜忠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下一步要认真梳理“痛点”“堵点”,突出审批流程、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真正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政府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2019年,清远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着力破解一批关键制约问题。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加快商事制度、“证照分离”等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建立承诺制和“容缺受理”制度,力争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5个工作日以内,投资项目办理期限压减至5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
站在振兴发展的新起点上,清远正紧紧抓住重大机遇期,不断传承改革基因,努力在全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中抢得先机。
一体化再提速
资源要素流动加快“入珠融湾”
1月15日晚,在清远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市委书记郭锋、市长黄喜忠会见了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
黄喜忠表示,清远将加快“入珠融湾”进程,希望港澳委员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清远,积极参与清远的各项建设。
2018年来,清远最大的战略点是推动广清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清远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着力加快广清一体化进程,成功举办2018年粤港澳合作论坛,12个亿元以上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落户清远,总投资额达240.5亿元;“三铁一通一航”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广清城际轨道二期正式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工作,磁悬浮旅游专线建设进展顺利,广州(经清远)至重庆高铁列入省委《决定》……
系列利好的背后,是清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不断为清远加快“入珠融湾”注入新活力。
1月9日举行的“全面推动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广州、清远两市将积极探索共建“广清特别合作区”。事实上在该消息发布前,一行16人的广清特别合作区工作组早已入驻广清特别合作区。未来将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成功经验,当前已初步制定了广清特别合作区实施方案和财政体制方案。
广清特别合作区从纸面逐渐走向现实,让清远实现“入珠融湾”有了更多新想象。
郭锋表示,要把握好广清一体化持续升级加温的有利态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主动的作为,承接广州的辐射带动,加强与“9+2”湾区城市群的互动对接,加快汇聚科技、产业、人才等创新发展资源,推动清远加快“入珠融湾”。
黄喜忠表示,要以深化广清一体化为抓手,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以交通互通为先导,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积极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
以“入珠融湾”为目标,清远高质量发展路子将越走越实、越走越好。
清远经验再传承
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40年前,清远人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率先在全国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探索出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清远经验”,引来全国学习。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清远英德市连樟村用了两年多时间,实现从省定贫困村到宜居宜业新农村的蝶变,又一次引得各地前来考察参观。
连樟村的蝶变是清远大力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缩影。
当前,清远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平等交换、生产要素充分对接,为全省乃至全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作出有益探索、提供可行路径。
清远提出,2019年要探索打造综合示范区,出台示范区试点建设方案,启动第一批、力争建成2-3个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打响连樟村区域特色品牌,将连樟村打造成为全国农村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将连江口镇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发展和特色旅游示范镇;
产业方面,要结合清远特色和产业发展,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加快项目落地、产业增效,力争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创建农业产业联合体。扎实推进“3个三工程”,力争新增茶叶3万亩、柑橘5万亩、清远鸡1700万只。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通过挖掘地域资源转化为宝,短板将变潜力板。
政治建设在首位
四方面发力打造党的建设新高地
党建强则事业兴、人才旺。
2018年,清远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具有清远特色的新时代“强党”战略。完成全部1222个村(社区)和4455个村(居)民小组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打造126个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选拔培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2105名……
“2019年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从思想、组织、人才、作风四个方面集中发力,努力打造粤东西北地区党的建设新高地!”郭锋在市委七届八次全会上强调。
清远将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开展政府系统作风整治行动,大力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不良作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要实现清远的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保持改革定力,努力把全市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凝心聚力谱写“改革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展望2019
全面对接大湾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1入珠融湾
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入珠融湾”进程
所谓“入珠融湾”,是指融入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报告提出,清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广清一体化,努力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加快“入珠融湾”进程,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2
广清一体化
全面对接大湾区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提出,清远要以深化广清一体化为抓手,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并从交通先行、深化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加快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更好发挥重点项目带动作用等方面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完善推进广清交通一体化,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加快打造粤东西北“融湾”先行市。完成广清城轨一期建设,配合力争二期动工建设。积极推动广清永高铁、广清地铁、佛江高速北延线项目纳入大湾区综合交通规划。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61项,年度计划投资297.6亿元。加快省级职教基地建设,确保五校秋季开学。推动腾讯云计算基地、苏宁华南智慧产业园、南部物流枢纽、金发科技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关键词3
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把原两德合作区上升为广清特别合作区
报告提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积极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推进广清产业园A区建设,着力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力争投(试)产项目达46个;加快B区建设,协调推动广州开发区优惠政策向其全覆盖,打造广州知识城协同发展功能区。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加快把原两德合作区上升为广清特别合作区。
积极探索“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创造+清远制造”“广州孵化+清远加速”等合作模式,形成梯级递进的产业布局。积极承接广州非中心城市功能,规划建设广清商贸物流园,加快广清农业众创空间二期建设,深化与广州空港经济区功能规划对接,共同打造国际化现代供应链基地,继续推进中英健康城项目。
关键词4
北部生态发展区
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报告提出,落实省“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建好“北屏障”,探索加快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推进连阳四县(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型工业、特色农林、绿色食品、文化生态旅游和清洁能源等产业;支持民族工业园中小企业生产、双创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食品、农产品深加工;支持连山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连南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大力发展林业新兴产业,力争成为全省首个森林碳汇规模化交易市。
关键词5
民营经济
落实政策、出台措施促发展
报告提出,清远将落实中央、省促进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措施,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破解融资难等方面精准施策,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清远民营经济实现新发展。鼓励园区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力争建设标准厂房80万平方米以上,降低企业建设成本,促进产业集聚。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投放力度,设立小微企业转贷基金,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开展,促进地方农商行(农信社)业务回归本源,支持本地经济发展,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畅通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词6
区域创新中心
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报告提出,清远要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高新区扩量提质,争创创新型特色园区,力争进入全国高新区前100位。加强高新企业培育,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0家。推动华南863、华大健康等双创平台加快发展,力争把天安智谷打造成国家级孵化器。鼓励各县(市、区)、园区、企业兴办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引导更多科研成果到清远转化。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力争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以上。
关键词7
乡村振兴
建设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报告提出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探索打造综合示范区,突出抓好产业振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清远将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上山下乡”。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等建设,深化“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四个致富、五个梯度创建、六个留下”,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关键词8
改革精神
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
报告提出,清远要营造更优发展环境,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强化安全综合应急管理。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加快商事制度、“证照分离”等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建立承诺制和“容缺受理”制度,力争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5个工作日以内,投资项目办理期限压减至5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
关键词9
文明城市
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启动
清远市获得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再次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报告提出,清远要坚持把创文作为“一号民心工程”,高标准做好年度各项创建工作。实施八项提升行动,突出“四零一围+点位”,重点抓好环境卫生、农贸市场、交通违章整治,大力发展志愿者、义工、社工等公益事业,引导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关键词10
公共服务
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去年,清远在粤东西北率先实现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全覆盖。市中心区域新增1.3万个、全市新增2.1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成为现代学徒制全国试点单位,创建15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引进广东金融学院。报告提出,清远要全力抓好十件民生实事落实,力争创建成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持续加大学位供给。推动城镇住宅小区落实配套学校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名校到清远办学。
新闻推荐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步入“快车道”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 清远有“章”可循了!
近日,清远市政府印发实施《清远市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管理办法》,再次引发市民对既有住宅小区增设电梯的关注。曾亮超摄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