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飞来湖公园的公益餐厅“蜗牛造梦”组织心智障碍人士一起动手DIY灯笼、猜灯谜、做汤圆。随后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这些智障人士把汤圆送到了清远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长者”食堂的老人们,和老人们一起吃汤圆。
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之下,公益餐厅举办这样的活动,具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既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清远市民了解和认识到心智障碍人士所具备的能力和价值,同时又能够让这些心智智障人士得到实践的锻炼,增强他们融入人群,融入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不过看到这样的新闻,笔者想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心智障碍人士能够更好地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无限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比如参加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承担自己的家庭以及社会责任等等。这无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家庭到政府,再到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行。
家庭要积极鼓励心智障碍人士走出去,而不是担心他们会受到伤害就把他们留在家里,人为隔断了他们和社会的联系。而政府也要从法律与制度的角度入手,为他们融入社会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能否增加一些适合他们的公益性岗位?能否通过更为完善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雇请心智障碍人士?对于心智障碍人士来说,只有真正的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也是对他们背后家庭最大的“减负”。□邵云山
新闻推荐
广清交通将更加通达广州日报清远讯(全媒体记者曹菁摄影报道)清远积极对接优势资源,谋划广清一体化新发展。日前,广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