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远居住或工作的五位全国人大代表郭锋(左三)、周海波(左二)、蔡仲光(右二)、何桂芳(右一)、韦庆兰(左一),认真履职、建言献策。韦庆兰供图
日前,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在清远居住或工作的五位全国人大代表郭锋、周海波、蔡仲光、何桂芳、韦庆兰,肩负着380多万清远人民的殷切希望与重托,赴京认真履职、建言献策。五位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将社情民意转化为一份份沉甸甸的建议,在全国两会上发出“清远好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周海波:
通过“互联网+医疗”建设破解“有院无医”难题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是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周海波连续第12年赴京履职,他带来了“政府主导,依托医院建立区域医疗诊断中心”“在地级市设置省区域医疗中心,缩小省内区域医疗发展不平衡”等建议。
作为来自粤北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工作者,周海波常年关注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年也带来了关于“互联网+医疗”方面的建议,旨在解决“有院无医”的基层医疗人才匮乏、能力弱等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目前,许多基层卫生院已投入很大成本,该有的设备也已经配置完成,但是诊断医生却少之又少。”周海波举例说,现在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就好比已经建好了万栋大厦,但是实际入住率却相当低。他建议,由政府主导、依托医院,建立区域医疗诊断中心,解决基层诊断人才匮乏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周海波在多份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去年他提出的“推广以市场为主体、政府购买服务为补充的"医联体"建设”等建议,已得到相关单位的关注,并且有了显著进展。
1994年,周海波从南华大学附一院调入清远工作时,清远市人民医院当时还只是一家拥有不到300张病床的小医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该院如今已成为粤北地区重要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但是作为全省陆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仅仅依靠清远市人民医院这一只领头羊,显然无法破解全市医疗卫生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推进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完善四级医疗体系,在地级市建立省级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实际上就是在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针对医疗卫生区域协调发展,周海波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远光投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蔡仲光:
关注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建议推动民间资金建民营银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作为清远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蔡仲光对此感到十分鼓舞。“实体制造业成本高、利润薄,减税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利润率,还将稳定社会就业。企业税负轻了、包袱少了,产业转型升级也有了更多可能。”蔡仲光表示。
去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蔡仲光带来了“尽快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建议,今年他仍将关注焦点放在了中小微企业融资上。
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和就业的“稳定器”,但长期以来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虽然有所缓解,但融资慢和贵的问题却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时间成本和直接利率成本上。”蔡仲光认为,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是“额度小、频次高、时间短、周转快”,所以要着重解决融资便捷性和时效性问题。
蔡仲光建议,希望国家加强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政策力度,大力引导和利用民间资金建立民营银行,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银行在设计融资产品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中小微企业自身也应进一步加强信用建设。
目前,清远民营银行发展相比珠三角等地还很落后,蔡仲光认为,民营银行在清远的发展潜力和需求都很大。
“"入珠融湾""广清对口帮扶"都是清远难得的发展机遇,民营银行应该在粤北地区率先发展。清远民营企业和资本应该主动投入到民营银行上来,充分抓住政策红利,抱团取暖、主动出击,才能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蔡仲光说。
全国人大代表、连南寨岗山联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桂芳:
“路不通”制约贫困地区发展希望清远农综改经验对外推广
作为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联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全国人大代表何桂芳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瑶族“阿贵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及“加快补齐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令他感到十分振奋。
何桂芳来自粤北山区,连南、连山这两个清远少数民族自治县正是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较为突出的地方,两个县在全国120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发展排名相对靠后,他希望中央和省加大扶持力度。
在履职过程中,何桂芳经过调研后发现,“路不通”是制约粤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他带来了“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在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时,他就曾多次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清远“三连一阳”地区能够尽快通高铁。
“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短板主要在交通,所以我们迫切需要高铁来带动发展,这也是沿线地区百姓最期盼、最强烈的愿望。希望国家加快启动广清重(广清永)高铁的规划建设,以此带动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何桂芳表示。
近年来,何桂芳带领山联村群众劈山修路、架桥治水,努力实现“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的同时,何桂芳希望,清远在探索农村综合改革过程中的“四不补”等有益经验,能够进一步对外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连山小三江中和电站运行工韦庆兰:
粤北山区交通带动能力不足贫困群众更要坚定脱贫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韦庆兰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镇中和电站的一名基层员工,今年她重点关注粤北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带来了“建设二广高速公路广东连山太保至湖南江华支线”“加快推进韶柳铁路立项建设”“加快推进韶贺高速公路立项建设”等多份建议。
“粤北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韦庆兰介绍说,目前仅有二广高速、清连高速这两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已通车,由于缺少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使得粤北山区的优质农产品和旅游资源得不到进一步开发利用,从而阻碍了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名来自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壮族女代表,韦庆兰格外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压力,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等内容。此次,她还带来了“落实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比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相关建议,希望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予以进一步的政策扶持。
“国家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我们贫困地区群众更要坚定脱贫信心,克服困难、主动脱贫。”她说。
采写/整理:南方日报记者赫鹏翀
通讯员黄永强
新闻推荐
■大观街(小街道,大观点)今年3月5日是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在我们身边,总有一群具有“雷锋精神”的人,在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