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英德市果康源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勇辉。3月25日下午,在英德市果康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负责人宋勇辉一如既往地检查着果树生长情况。基地内,大片的桑葚已开始由青转红,只待春日里连续两三个晴天,这些桑葚将由红变黑,彻底成熟。宋勇辉预计,本月底或者下月初,他的种植基地就将迎来今年首批游玩采摘的客人,他的电商平台也将同时推送,开启新一轮水果线上销售。经过此前三四年创业期间的摸索,宋勇辉从对电商不甚了解的农户进阶为一名对电商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模式了然于胸的专业人士。对于今年的发展,他信心满满。
种地农户转型创业,利用电商“南果北调”
2015年,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后,英德市精心培育了一批业务素质优秀的“农村电商领头人”,服务于各村级服务站。该市同时发挥农产品优势,推行“一村一品”农产品上行模式,并在创业资金、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领头人充分支持,借此带动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宋勇辉就是其中之一。
实际上,宋勇辉曾是英德市英红镇田江村的一名村干部,也是一名种植大户。种植杨桃、红薯等特色农产品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长期以来由于销路不畅,导致无人问津而烂在地里。
作为70后,又土生土长在农村,最初宋勇辉对电商知之不多。2013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知清远市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于是报名参加。通过培训学习,宋勇辉认识到电子商务平台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销售渠道多等优势。2014年1月,他倾其所有组建了一个团队,投资20多万元经营了2个天猫店。
宋勇辉发现,广东水果非常丰富,但在全国市场销售相对比较少,而其他省份的人又特别喜欢广东水果,消费群体大多是喜欢网上购物的年轻人。刚开始,宋勇辉尝试着把自家果园产的黄皮、杨桃、柠檬、番石榴等水果,以自己做代言人,拿到淘宝上销售。
起初,宋勇辉也吃了大亏。第一年从事电商时,他的水果大多烂在了快递的路上,不得不将一年的利润都用来填补这个窟窿。“淘宝网上搞水果销售,最大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水果保鲜的问题,特别是夏天温度高,黄皮、无花果、杨桃等时鲜水果,在密封的环境里容易失鲜;二是包装,比如杨桃多角、黄皮易挤压等,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宋勇辉介绍,为了找到合适的包装箱,泡沫箱、冰袋子、果篮子等等他都一一尝试过,经过不断摸索改良,根据水果的形状、特点进行包装,总算决解了产品包装的难题。
当地的杨桃身价随着网络“暴涨”,价格从无人问津时的1元/斤涨到8元/斤,且供不应求。同样火爆的还有黄皮,销量连续3年在淘宝黄皮单品销量排名第一。自宋勇辉通过自产自销在淘宝网以“南果北调”的销售方式将他们种植的优质水果热销全国各地,不仅销量多,价格也贵了一半以上。
充当“领头羊”,带领周边120多户农民致富奔小康
宋勇辉曾经想都没想过,把农产品加工后通过电商出售,不仅有效地预防了农作物烂在田间地头,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一元钱的红薯制作成红薯干后,网上可以卖到15元/斤。”自2015年初以来,他牵头组建了英德市果康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开始带领周边农民致富奔小康。宋勇辉和社员们开展订单式种植生产,再通过淘宝网等农村电商平台销售。通过果康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38户社员种植了适合采摘的无花果、桑葚有200多亩,带动120户周边村民种植适合加工的红薯300多亩。生产出来的产品多数是通过电子商务销往全国。目前,合作社还自建了食品烘干厂,并陆续推出“果康源”、“桔英九”等品牌的无花果、红薯、姜粉、笋干等特色产品。去年,宋勇辉的合作社以“基地+农户+互联网”的方式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的农产品达5万多单,营业额再创新高,达到400万元,其中纯利润就有100万元左右。
如今,果康源合作社线上不仅开设淘宝网店、微商、自建品牌购物商城,线下还发展农家乐,进行果园现场旅游采摘和实体批发。
不过,对于农村电商,宋勇辉也提醒广大农民,不是每一种农产品都适合在网上销售,选中的产品应该可以通过加工后保证全年可销售,像红薯干、无花果等。从事电商还必须要有专业的团队,如今网络销售竞争激烈,如果只做代销很难有所成绩。在渠道方面,不能只依靠淘宝,微商、自建网络商城、线下实体批发、农家乐采摘等,都应该有所涉猎。
在宋勇辉看来,英德不缺乏好的农产品,普遍来说,从事电商对于农民来讲还是有一定门槛,必须得有加工厂和冷库,这些投入需要大量资金,所以从事农村电商还需要谨慎对待。
文:清远日报记者陶奇
图:清远日报记者邱炜民
新闻推荐
英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罗振宇到发改局调研 要求积极推动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
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张月新)3月26日,英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罗振宇到该市发改局走访调研。调研以座谈会的形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