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清城区召开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实地参观红星村、坑尾村和岗仔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清远日报记者沈艳莉通讯员何立摄)清远日报讯记者沈艳莉通讯员何立抓基础,强基层。17日上午,清城区召开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部署推进农村农业和乡村振兴有关工作。市委常委、高新区(燕湖新区)党工委书记、清城区委书记何国森出席会议表示,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有为,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全区所有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60%以上的自然村创建成为“整洁村”档次以上的美丽乡村,力促石角黄布、源潭新马、龙塘集美云曼田园综合体及飞来峡天子山旅游度假区等区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年底前初见成效。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梯度创建美丽乡村
会议由区长邱泽军主持;区委副书记刘秀添部署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打造建设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点等工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达维部署加强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副区长廖剑锋部署农业农村工作。会上,源潭高塱村民小组长罗国强、石角黄布村党总支书记林雪霞分别作农业农村工作经验介绍。当天上午,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黄布村委会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红星村、坑尾村和岗仔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据悉,近年来,清城区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制定出台《清城区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政策,累计投入资金1.51亿元,创建美丽乡村369个,并在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进脱贫攻坚、加快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会议指出,虽然“三农”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村庄规划较为滞后、少数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弱化”等。要破解这些“短板”,各街镇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力度,始终聚焦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一年接着一年有计划地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力争早日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抢抓机遇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
就如何推进落实今年的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抢抓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加工物流交易中心清远中心落地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一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种养殖业,加快把清城打造成为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特色村、乡村精品民宿,乡村创客基地,加快把清城打造成为大湾区旅游休闲“目的地”。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推进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鼓励村集体和农户筹资投劳承担村庄日常保洁和维护义务,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到2019年底,全区各街镇60%以上的自然村创建成为“整洁村”档次以上的美丽乡村,全区20户以上的自然村要按照“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的原则,梯度创建美丽乡村。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选取22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建设乡村公厕,对农村不是三格化粪池式厕所或未达到无害化处理的卫生户厕,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农户实际的改厕模式进行改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清城区择优选取石角黄布、源潭新马、龙塘集美云曼田园综合体及飞来峡天子山旅游度假区等作为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区财政将安排每个示范点奖补资金300-500万元用于支持示范点建设党建活动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文创中心、双创中心、学校、道路、桥梁、村庄小公园等公益性基础设施或社会事业项目,扶持适度规模现代农业产业,支持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到今年年底前,示范点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打造出一批走在全区前列、示范作用明显的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经验,示范带动全区实现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龙马广场儿童娱乐设施区域地面受损。■读者报料近日,一名读者匿名向党报热线记者反映,清远市清城区江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