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记者陶奇通讯员包翠婷王敏张某因“一房二卖”被余某起诉至法院,经审理判决解除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张某双倍返还定金6万元给余某。
因张某未如期履行,余某于2019年2月向英德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进入执行程序后,当执行人员通过电话向张某联系时,张某知道是法院工作人员便直接挂掉电话,后该电话一直处于停机状态。虽然余某在诉讼前对张某的部分银行账户和涉案房屋申请了财产保全,但经执行人员对张某的房产、存款、车辆等信息进行调查,并前往所在村委及居住地进行走访,仍未发现张某行踪,也未发现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不露面也不露财”的张某,执行人员根据余某申请,依法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高消费。2019年4月,余某向法院提供线索称张某的女儿在一高收费私立学校就读。执行人员于是前往张某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调取其子女情况及信息,后又前往该学校调查核实,查实张某女儿确实在该学校就读。学校工作人员称小朋友入读后从未见过其父母,张某也从未亲自接过女儿,往常都是亲戚朋友接送。
因张某已违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的规定,执行法院于2019年4月19日依法向教育主管部门及张某女儿就读学校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限制张某女儿就读该学校,并建议转入公办学校。2019年6月,张某终于出现了,主动电话联系执行人员,并称自己女儿成绩名列前茅,自己愿意履行义务请求解除限制高消费决定,并于当天把全部执行款项主动汇入法院指定案款账号。至此,该案执行完毕,执行人员依法解除对张某的财产查控和限制高消费措施。面对不讲诚信、故意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执行法院发挥联合惩戒措施是促使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有效手段。
法官提醒,执行是一个非常复杂艰难的过程,执行人员在执行中遭遇最多的,不是被执行人找不到,就是执行财产难以追踪,而此时,申请执行人的积极配合对于执行工作尤为重要。在此,执行人员提醒大家:诉讼有风险,执行同样有风险。作为申请执行人,你负有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和被执行人下落的义务。为此,你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采取多种有效自力救济措施,积极寻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和被执行人下落。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卢志满通讯员黄华近日,阳山公安局情报部门灵活运用智慧新管控系统软件,通过数据分析和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