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许,不少市民在光明社区沿街商铺买菜、购物,周边大部分商铺做到“门前三包”。(清远日报记者张彩霞摄)清远日报讯记者张彩霞近日,“创文行动PAI———拍客来了”督导组到市区银泉路一带检查厨余垃圾清理情况。走访发现,没有发现商铺乱扔厨余垃圾的现象,但商家及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并不强。
上午8:30,银泉北路的商铺正在经营,不少市民在面店、云吞面店等早餐店就餐,督导组巡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厨余垃圾乱倾倒的现象。
在光明社区沿街,有餐饮店表示,店内厨余垃圾每天中午或晚上有专人过来收取。而一家猪肉汤店主表示,自己店内厨余垃圾不多,“现在鼓励光盘行动,客人很少会留下太多。”她表示,若有剩余汤汁会在直接倒在水池里,而部分剩菜等则用垃圾袋单独装起后扔到垃圾桶里,“一天下来,厨余垃圾也只有一小袋。”
除了餐饮店,该片区不少临街商铺还经营生鲜肉菜,在一家经营蔬菜和肉类的门店里,店主表示,菜叶会倒在垃圾桶内,而剩余的肉渣等将会拿回家喂鸡喂狗。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家经营蔬菜类的门店前,不少残余菜叶散落一地,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在临时摆卖点,不少商家也自顾自的售卖蔬菜和肉类,而沿街的环卫垃圾桶内,也主要以剩菜叶垃圾为主。
“垃圾分类?不知道,到时候听安排。”对于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推行的垃圾分类行动,一些商家表示,目前尚未有相关要求,而对于未来的垃圾分类,也会加强学习。
市民何小姐每天早上都会在该片区买菜,她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区已经开始在做垃圾分类工作,“以前都是随便丢到一个垃圾桶里,乱丢乱扔没办法利用起来。现在开始垃圾分类了,我很期待。”
据了解,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将于2019年年底前编制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通过推动示范片区建设、公共机构率先示范、夯实学校教育基础等全面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而今年4月起,清远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清城区、清新区将逐步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并选择部分住宅小区推行生活垃圾“不分类、不收运”试点。
新闻推荐
李静在向群社区上水墨公益课。受访者供图如果说语文老师带领我们感受文字里的魅力,数学老师让我们体验数字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