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作为节庆美食的黄坌秋饼,经过现代化的经营推广,开始成为黄坌镇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罗燕颜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段灿通讯员/罗燕颜潘洁敏)每年的中秋佳节,在阳山各大小超市和档铺售卖的月饼中,黄坌秋饼广受当地群众喜爱。
黄坌秋饼历史悠久,每年临近中秋,黄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这种特色月饼,人们远远便能闻到诱人饼香。今天,黄坌秋饼不仅是中秋节的佳肴,也常用作送礼佳品、招呼亲朋好友的小食或品茶小点,还可作为日常早餐。
2018年,黄坌秋饼入选“清远二十大乡村小吃”;2019年8月,黄坌秋饼在“阳山特色小食”“阳山老字号餐饮单位”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阳山县“十大特色小食”之一。
黄坌秋饼的走俏,是黄坌镇政府近年来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谋划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尝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道地香甜黄坌秋饼供不应求
黄坌秋饼的起源与分享有关。相传很久以前某一年的中秋节,黄坌老区有一户穷苦人家的孩子看到邻居家小孩吃月饼也吵着要吃,但因家贫实在拿不出钱来买。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勤劳聪明的爸妈就用米粉代替面粉,花生、芝麻代替五仁,以蒸代烤,做出了不一样的月饼,结果还很好吃。满足了孩子的心愿后,他们还把饼分给邻居尝,大家都赞不绝口,纷纷询问怎么做,从此这一做法便流传开来,逐渐成为四乡八邻中秋时节相互馈赠的礼品,并命名为黄坌秋饼。
“我喜欢吃,所以也喜欢自己动手做!”家住黄坌街的村民欧美玲,是家中传统黄坌秋饼制作的第三代传人,已经有14年做饼经验。
今天的黄坌秋饼做法更为考究。欧美玲坚持选用优质糯米、粘米、红糖、小壳花生、芝麻等本地上等食材,从浸米、沥水、炒米、打粉、配方、搅拌、印饼、蒸饼到出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用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精益求精,以求制作出口感极佳、营养健康又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秋饼。
欧美玲制作出来的秋饼,外观印花精美、独具黄坌特色,口感粉酥,味道香甜,深受食客喜爱。今年中秋节前夜,直到晚上11时,她的黄坌秋饼加工厂还依然灯火通明,忙着赶货。
“以前只是单纯因为喜欢就只做给自家吃,或是过年过节送点给亲戚。”欧美玲介绍。后来大家都觉得她做的黄坌秋饼味道好,劝她制作销售。为了增加收入,她开始琢磨黄坌秋饼的买卖。
2017年开始,当地政府组织欧美玲等人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培训等职业技术培训,并外出考察学习,培养他们规范生产技能和网络营销等现代化销售技巧,这让欧美玲的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
2017年10月,欧美玲注册成立“阳山县黄坌镇王家粗饼小作坊”;2018年10月,注册成立“阳山县黄坌镇乡贤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1月,注册成立“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优邮农产品有限公司”,主要销售农副产品、食品,网上经营批发零售业。
2019年9月,欧美玲作为黄坌镇乡贤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与中国邮政阳山分公司签订了邮政电商精准扶贫标杆点委托经营协议。
2018年,欧美玲生产的黄坌秋饼年销量2000多斤,年营业额达5万多元,并为周边家庭贫困的村民提供4—5个临时岗位。她已是当地黄坌秋饼生产销售的大户。
谋划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黄坌当地政府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谋划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黄坌镇党委书记邓俊伟表示,近年来,该镇以“乡村振兴,责任有我”的积极态度,主动谋划“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积极推动黄坌秋饼以及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发展。
2018年7月,黄坌镇成立“黄坌镇乡村振兴培育基地”,全力打造“互联网+农业”双创示范基地,着力在“组织、人才、产业”三个振兴上下功夫,以“双优计划”为建设宗旨,通过专业培训为乡村振兴优选人才,通过电商将优育产品销往各地,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外道路畅通。
同年9月,挂牌成立乡村振兴“乡贤之家”,为发挥乡贤力量搭建平台,召开了乡村振兴乡贤促进会,探索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年底,建设成立“七色黄坌农村电商产业基地”,集黄坌特色农副产品经营、邮政农村电商、邮政精准扶贫标杆点于一体,开展公共服务、电商服务、金融服务、寄递服务,为黄坌农特产品走向市场、拓宽销路提供全链条服务。
今年3月,黄坌镇人大主席邵剑华率队前往英德电子商务产业园和连江口镇连樟村参观学习电子商务和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并与二者达成共识,计划把黄坌镇主推的特色农产品茶叶、茶油、秋饼等委托当地销售点代理销售,进一步拓宽全镇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
9月,黄坌镇邮政电商精准扶贫标杆点委托经营协议正式签约,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标杆点正式运营,为全镇农产品销售搭上电商快车。
据了解,2019年以来,黄坌镇着力夯实农业产业基础,产业振兴效益明显提高。全镇增种600亩油茶、100亩三华李、50亩五花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3个,家庭农场41个,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2个;大力鼓励种植养殖业,切实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现有美丽田园综合体创建试点旱田村锦心生态旅游观光园、“三变”改革示范点梅田村荷花产业及优质水产养殖基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山知旅茶园等产业。
而黄坌秋饼,也从“藏在深山人不知”,借助电商渠道“飞入万千网友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记者林良田8月30日,阳山黎埠镇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基地在该镇升平莲子加工基地(阳山天荷谷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