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20年来,温振宇凭借着一股刻苦钻研的牛劲,从一线电工蝶变为技术能手。
“想不到创新项目肯定是因为在基层沉淀的时间不够长。功夫重积累,见得多、经验足,才能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精于钻研的大脑和一双巧于创作的双手。”清新区供电局太平供电所所长、党支部书记温振宇如是说。
从业20年来,温振宇凭借着一股刻苦钻研的“牛劲”,从一线电工蝶变为技术能手。2016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温振宇技术能手工作室”成立。短短3年时间,他勇于创新,传承工匠精神,带领团队开展职创项目,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4项。2019年,温振宇被评为清远市最美产业工人、清新区道德模范。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贺欢
爱岗敬业
刻苦钻研练“内功”
从事配电专业岗位工作20年,温振宇一直保持着一股刻苦钻研的牛劲,书写了一段平凡人铸就不平凡的故事,是许多兢兢业业的电网一线员工的最好缩影。
在龙颈供电所工作期间,他率先开展“兵团”大作战和应用新技术,屡次成功组织实施多班组联动综合停电作业,为提高客户满意度作出贡献。2015年,他在辖区内先行先试避雷线、配电网雷电定位系统技术进行综合治理雷害,效果显著。
在太和供电所工作期间,面对用电客户数量庞大、线路复杂繁多的山区城镇特殊环境,温振宇更加刻苦钻研,每天下班后都抽时间对着辖区线路图进行研究,以便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定位和找准对策。“有时值班遇到紧急情况,我们还没看到图纸,他马上就能告诉我们附近有多少供电设备、线路如何分布,并给出好几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供大家选择。”太和供电所张博说,“他做事严谨、效率高,跟他一起很安心。”
好的工作口碑来源于日常工作的积累。温振宇立足岗位技能,从不间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他曾在2013年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力行业配电线路工技能竞赛获得个人三等奖,在2015年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班组“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配电运行维护班专业竞赛中,获得个人全省第一名,并于2015年被评为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技术能手”称号。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专业技能的提升,2018年又取得高级技师称号。
勇于创新
带领团队技术攻关
温振宇尤其关注青年员工的成长,引导并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与日常工作,主动查找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分析原因,实施改善。
2016年6月,以他名字命名的“温振宇技术能手工作室”成立,成为创新人才的孵化基地。短短三年,工作室培育出创新青年人才近百名,被清远市总工会授予“职工创新示范基地”称号。
走进温振宇工作室,墙上展示着团队愿景:“打造职创平台,坚持创新驱动,传承工匠精神,培育青年人才,创建五星级工作室。”这也是温振宇最先成立工作室的目的和心愿。他经常利用工余时间聚集工作室的成员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技术攻关,工作室桌上的图纸、螺丝刀、电动扳手等都在展示着成员们的“创新之路”。
在温振宇的带领下,工作室至今共完成职创项目12项,申请国家专利53件,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其中,职创项目“BLVV导线终端回头扎线方法改进”分别获2018年第十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奖一等奖等9个奖项。
另外,“绝缘棒驳接口改良”、“解除脚踏板后备绳缠绕的机械部件研发”、“一种新型带线滑车”、“配网全自动扎线器”、“一种新型绝缘护套及安装工具的配套研发”5职创项目,被列为B类推广项目在清远地区进行推广试用。
“科技是第一驱动,人才是第一资源,在职创的平台,每一名青年员工都得到迅速成长。”温振宇认为,年轻人的发明潜力会更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希望用有限的时间反哺无限发展的电力行业,孕育一批能够继承衣钵的人才。在工作室成员眼中,温振宇传授给他们的不仅仅是配网的核心技术技能,更多的是那股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樊乾通讯员黄志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清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