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陶奇通讯员谭文欢范桂典“公平公正,热心为民”,一面某饺子馆赠送的锦旗挂在英德市英红镇驻所调解室的墙壁上;两位多年生意合作伙伴方某和刘某因材料款大打出手,最终在驻所调解室握手言和;“我接受治安处罚,愿意作出适当赔偿!”曾留下绝笔书、72岁高龄的李某在驻所调解室边说边颤巍巍地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这些都是英德市首个驻所调解室———英红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坑口咀派出所调解室的工作剪影。该驻所调解室成立仅半年,已成功调解历史积案、群体性上访案和治安案共120宗,为群众挽回损失、追讨工资157万元,有力推进“平安英红”、“法治英红”创建,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每天接处警3.8起,有限警力对治安调解力不从心
据了解,英红镇辖区面积236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居)委,常住人口3.6万人,越南归侨占全镇人口三分之一,侨民、居民、村民杂居。同时,英红工业园、广清经济合作区广德产业园先后落户英红镇,三大产业发展迅猛,征地拆迁、土地权属、劳资合同、寻衅滋事等矛盾纠纷随即不断涌现。
2018年全镇各类矛盾纠纷、接处警2195起;2019年1月至11月各类矛盾纠纷、接处警2083起;单单2019年接处警平均每天3.8起。然而,坑口咀派出所全体干警才区区10人。复杂的镇况以及巨量的警情严重影响了刑事打击和治安管理职能的有效开展。而且,现时矛盾纠纷日趋复杂,往往涉及到民事、经济、行政等法律关系,简单的治安调解已经力不从心。
驻所调解室应运而生,有效避免“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2019年5月10日,为进一步拓宽调解渠道,加大各类调解形式的衔接、联动,英红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坑口咀派出所调解室应运而生。驻所调解室做到“四有一能”(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流程、能开展):在派出所办公楼一楼专门腾出一间约50平方米的房间作为驻所调解室办公用房,英红镇党委政府投入6万多元进行装修、购置办公用品、安装闭路监控等;抽调镇村两级调委会骨干、镇村两级法律顾问、镇级专职调解员共30名组成驻所调解室调解员;出台《调解员工作纪律》、《人民调解协议及其履行》等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清晰,包括出现矛盾纠纷、派出所接处警、派出所现场取证及调解、移交驻所调解室、开展调处--履行协议,调解员有章可依、依规办事;明确分管政法镇党委副书记作为驻所调解室总协调员,30名驻所调解员按工作岗位、工作专长分为土地纠纷、劳资纠纷、人身损害、治安纠纷等6个调解小组。
由于驻所调解室早介入、工作细、方法对,有效避免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同时,通过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构建警调联动机制,拓宽调解平台,实现优势互补,驻所调解室的出现提高了调解成功率。前文提到的李某,因耕地置换问题,长期与邻居不和,曾留下绝笔书,带上尖刀和弹弓,冲入邻居家将邻居邓某的右手掌用弹弓打成轻微伤。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出警,了解案情并兼顾考虑李某患病且70多岁高龄的实际情况后,将案件移交驻所调解室调处。驻所调解室联合农业办、村级法律顾问、村级调解委会从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宗族血缘、邻里亲情逐一疏导教育,即解决了双方土地置换遗留问题,又使李某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赔偿医药费,避免了一宗普通治安案件向刑事案的转变。
新闻推荐
打造企业第二名片,齐心协力抓党建自2017年成立以来,碧桂园深圳区域党委对于集团目标和战略部署坚决贯彻执行,通过党建助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