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清城 > 正文

东城新桥村:昔日革命老区 今朝旅游热土

来源:清远日报 2019-12-06 10:26   http://www.kcqsx.com/


东城街新桥大水坑村致力打造清远餐饮文旅第一村,吸引不少年轻人回村创业。干净整洁的村道,整齐划一的民居,极具文艺特色的墙绘,村口近三米高的“清远鸡”和“乌鬃鹅”,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栩栩如生。今年11月1-10日,大水坑村作为2019年清远鸡美食节分会场,铜盘蒸鸡、大帽山炒螺、禾秆焖鹅,泉水汤、锅边糍、臭屁醋等各种乡村特色美食吸引了八方来客。

大水坑村是东城街新桥村委会下辖的五条革命老区村之一,从昔日的破旧穷小村落嬗变为今天的清远文化旅游美食村,新桥村继承老区先辈红色精神,用勤劳双手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谱写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整村拆旧建新村民生活有奔头

位于东城街道东北面的新桥村,有耕地3198亩,管辖21个自然村,总人口4065人。其中,何屋(江东、江西村)、仁和、丫髻山、大水坑、下大塘是战争游击革命根据地。

清城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钟清祥介绍,该区有146条革命老区村,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老区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受种种因素制约,有些村落的经济发展仍相对落后,存在基础设施标准低、农民收入不稳定、科技文化难普及等情况。近年来,清城区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加上社会公益性资金,重点加强革命老区村交通、水利等民生设施建设。目前,老区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生产条件有了质的提升。

距离东城街约8公里的何屋江东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代,三面环山,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大都出外谋生。2013年,村民进出必经之路(新桥墟至何屋段)实施硬底化后,一直未安装路灯,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夜间出行造成极大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今年10月,清城区老促会牵头,东城街办立项,何屋村村道亮化工程正式启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1900多米的村道加装了40多盏路灯,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现正在调试阶段,预计元旦前后可以投入使用,可解决沿线6个自然村群众晚上出行难的问题。看着笔直高耸的路灯,67岁的村民何伯很是高兴:“有了路灯,我们晚上出门就方便多了。”

离何屋村不到两公里的仁和朝阳村,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着整村拆旧建新工作。今年5月,村民自筹资金把原来15间瓦房全部拆除,并在原址重建新房子。工程由新桥村委统一规划设计建设,计划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业。

“以前的旧屋一间连着一间,挨得很近,空气流通不好,加上年久失修,不少瓦房还漏水。”村民卢伯说,在村委会的引领和规划下,自己和2个儿子都把房屋拆了,目前在附城租房住,每天回来村里监督新屋建设进展,看到统一布局的房子雏形初现,心里美滋滋的。“拆旧建新,村容村貌也变漂亮了,而且建好后不仅能自住,还可以开民宿,日子有奔头!”

打造清远餐饮文旅第一村不少年轻人回村创业

添置洗漱用品,晾晒被褥……初冬的大水坑村,阳光和煦,85后村民夏伟敏正忙着打理民宿,楼下还有施工队在用钻机加宽排水渠。

今年初,从外地工作的夏伟敏回到家乡,投入30多万开了两家民宿,一家主打温馨田园风,适合亲子游;一家主打农家乐,提供钓鱼、烧烤和小动物观赏等游玩配套,适合公司团建活动。在已经结束的漂流旺季,两家民宿每个周末都是满房状态。

2012年,大水坑村整村拆旧建新后积极创建生态村,绿化带、篮球场、文娱设施、整齐划一的民居,村落面貌焕然一新,舒适宜居。

山村美起来,如何让村民富起来?依托区位和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新桥村的共识。

据新桥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0月,有投资商在大水坑村开发“旅游+餐饮”项目,由大水坑村28栋民居、58间小店组建而成,整体布局以清远特色饮食为主,一店一品,融合休闲、娱乐、文教、民宿等业态,致力打造清远餐饮文旅第一村。“旁边的大学城今年又有多所院校开学,人气越来越旺,吸引了很多大水坑村甚至新桥村年轻人回创业。”

夏伟敏便是第一位回归大水坑村创办民宿的村民。“回来村里搞民宿纯粹是自己的一个情怀,因为我很向往这种乡村田园生活。”在他看来,大水坑村紧邻省职教基地和牛鱼嘴、黄腾峡、金鸡岩等景点,加上周边独特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村里的发展潜力和商机无限。

目前,大水坑村已建成特色民宿8家,客房70多间,还有游客服务中心、乡村美食店一条街。今年的美食节期间,每到周末便有旅游大巴带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此觅食,新建的大舞台晚上还有大学生驻唱。

“美食节试业过后,现在停业查漏补缺,继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准备在元旦正式营业,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新桥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美食村项目除了吸引年轻人回流创业外,还直接带动了70多位村民就业,“目前美食村的服务员、安保和环卫工人,都是来自大水坑村和周边村小组的村民,在自家门口务工,心里踏实,而且收入还可以。”

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淬炼成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如今的新桥村,不再是昔日那个积贫积弱的穷乡僻壤,这个红色村庄律动的脉搏,正焕发着欣欣向荣的气息。

“全市都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革命老区村,我们也不能落伍!”新桥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今后村里将继续搞好村庄环境整治、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让新桥村变得更美、更富、更强。

采写/摄影: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沈艳莉通讯员罗欢吴灿开

新闻推荐

龙塘镇创新探索激励机制,让“门前三包”常态化、长效化党员干部化身“网格员”上街打分 笑脸上墙机制让商户备受鼓舞

近日,龙塘镇的网格管理人员上街进行创文劝导。近日走在清城区龙塘镇的街道上,干净整洁是记者的第一印象。虽然街...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东城新桥村:昔日革命老区 今朝旅游热土)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新岭南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09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