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洁冰在工作室中。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黎红玲
日前,“麦洁冰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暨“佛山传统文化陶艺传承基地”在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挂牌,标志着佛山传统民间手工陶瓷艺术在该校正式扎根落户。
麦洁冰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半路出家的她在陶艺创作上获得一定成就后,并没有关起门来搞创作,而是致力于陶艺的推广。近年来,她一直到佛山市白燕小学、佛山市第六小学以及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教学,希望让陶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半路出家的女陶艺家
作为陶艺之乡,佛山这片热土上孕育了众多陶塑艺人。与土生土长的佛山人自小与泥巴打交道不同,麦洁冰的陶艺之路来得相对较晚。2007年,即将迎来不惑之年的她到广州美术学院进修2年,学习陶瓷设计,这才开启了陶艺之路。而在此之前,她是佛山一家工艺品公司的设计制版人员。
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没有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的麦洁冰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出各种款式新颖、备受市场喜爱的工艺品。她也喜欢自己编织工艺品,2014年还凭借编织作品荣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进修学习的内容包括公共环境艺术、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设计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公共环境艺术。”麦洁冰说,其中公共艺术陶瓷作品多以当代手法创作,作品备受业内认可。2017年,她带着自己的两件公共艺术陶塑《物固无常》和《绿意盎然》亮相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除了公共艺术陶瓷,花鸟题材的日常装饰陶艺是麦洁冰创作最多的作品。与传统石湾陶塑讲究细腻技法、追求传神传情不同,她的陶艺作品更倾向于从国画中汲取灵感,以画入陶,创作人们喜闻乐见的岭南风物。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封伟民评价说:“麦洁冰的陶艺作品具有很强的纸编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她也是一位对创作有追求的艺术家,在作品的构成、构图和构思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用色雅致、作品浑厚,尤其是其公共艺术陶瓷,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热衷传承的陶艺老师
在陶艺创作上获得一定成绩的麦洁冰并没止步于创作,她更大的愿望是让陶艺传得更广。
为此,2013年麦洁冰开始收徒传艺。在她的第一批徒弟中,有老师,有大学生,也有小学生。她还到佛山市白燕小学、佛山市第六小学义务教小学生学陶艺,并一手创办了陶艺传承基地。
2015年暑假,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找到她,希望她能到学校给孩子们上陶艺课。接到邀约的麦洁冰欣然应允,开始思考认真备课。从中国陶艺史到当代陶艺,从理论到实操,她都一手负责。
“几年来无论多忙,每周一次的上课时间,我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去准备,自带工具设备,坚持上课。”麦洁冰说,她的课在学校备受欢迎,开始只是选修课,2017年开始,成为学校的必修课。而学生也逐渐从陶艺创作中找到成功的喜悦。2019年9月,麦洁冰带着学生去广州琶洲参加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其中学生郭晋悦、陈梓健合作的陶艺作品获得“岭南杯”学生组铜奖,张万年的作品获得“国匠杯”铜奖。郭晋悦说:“特别感谢麦老师带我去参展,让我开阔了眼界,涨了见识,上了一堂很好的社会实践课。”
如今在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学生们都会亲切地喊一声“麦老师”。“当老师曾是我的梦想。”麦洁冰很欣慰,称自己算是圆了这一梦想。
“麦洁冰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的第一个大师工作室,标志着佛山传统民间手工陶瓷艺术在该校正式扎根落户。从该校党委书记陈文韬手中接过客座教授聘书的麦洁冰感到任重而道远。她说:“一个大师不管技艺多高超,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发展。我进校园传授陶艺,希望为佛山优秀本土文化的传承、创新、研究培养陶艺人才。”
在麦洁冰看来,陶艺传承关键在于教学。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自河源、英德、梅州甚至省外各地,学生们毕业之后并不一定在佛山发展,但学习陶艺的经历会让他们把陶艺传得更广。
新闻推荐
日前,英德农商银行和粤财普惠清远担保公司举行“惠普贷”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联合推出的“普惠贷”业务,将针对小微企业,提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