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锋
近期,清远的农产品很火。
1月10日,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冯红云的“直播带货”秀,引爆粤陕“朋友圈”;同日,2020年“广清一家亲同心迎小康”清远市乡村新闻官爱心年货节活动在广州拉开帷幕,来自清远8个县(市、区)的乡村新闻官现场展销推介受热捧。
清远是农业大市,农产品丰富,也屡次发生过滞销事件。近年来,清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尤其是针对城乡一体化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全国首创“乡村新闻官”制度,播报农事、政事,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话语体系和市场体系。通过直播卖农货拉近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打通了市场供需的信息,推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为偏远贫困地区的产品提供了更好的销售机会。
回顾以前,不少农产品之所以出现销售难,还是出在产销脱节上。对于农民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们不知道具体市场情况。由于知情权的缺乏,他们对于市场只能盲听盲从。所以,清远农特产走出去“吆喝”并得到外界积极的回应,让人感到欣喜的不只是数据,而是折射出清远这些年来在打通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的探索初有成效,呈现出清远全员参与脱贫攻坚、打造数字农业时代的新气象。
偏远地区的农产品,哪怕质量很好,但资本运作乏力,“酒香也怕巷子深”,很难被外地消费者所熟悉、购买。“直播卖货”、走出去“吆喝”这些方式,恰好就能够利用线上平台直接打通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把产品展现在消费者的面前。况且,经过“县长”或“乡村新闻官”不遗余力“接地气”的展示,主动与消费者沟通,尽最大努力宣传,让消费者充分获取产品的真实信息以及其他优点,从而赢得消费者信任,拉动销售增长。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力促发展。清远不妨利用外界的关注,趁热打铁,把外界的关注转化为努力的方向、发展的动力。“县长”或“乡村新闻官”走出去“吆喝”,给外界带来了“新鲜感”,但如何让这种“新鲜感”转变成产业长久的“保鲜期”,值得进一步思考。采用直播、短视频等多元方式吸引外界关注只是第一步,如何把后端的生产方式、冷链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衔接顺畅,让这些令人心动的数据、让人振奋的关注度,变为市场上强大的购买力,无疑更令人期待。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津特约通讯员/易亮韦月朝)近日,连山县委办党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