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村居路口张贴招聘海报,挖掘当地富余劳动力。/云东海街道供图
扫码查看更多内容
政府搭建“云招聘”渠道,帮助80余家企业发布3000余个岗位;企业技改升温,推进车间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向机器要“人手”。
受疫情影响,三水春季线下招聘会取消,许多企业面临着订单任务重、员工数量不足等问题。近日,云东海街道政企联动寻找解决之策,多措并举破解疫情期间的企业用工难题。
“云招聘”助80余家企业扩员
2月初,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虽然仍未复工,但该企业人事经理范俊超却很焦虑。
合和五金是一家生产门窗五金配件的企业,每年需要一线工人千名左右。春节前,范俊超统计了企业各部门的新增员工需求量,计划新招聘300余名普通一线工人以及若干技术类、销售类员工,并报名参加了春节后的几场线下招聘会。因为疫情发生,范俊超所有的招聘计划都被打乱了。
正当范俊超一筹莫展之时,云东海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致电了解用工缺口,并为企业搭建了“云招聘”的渠道。
“受疫情影响,原定的春季现场招聘会取消了,我们尝试通过多个渠道帮助企业破解招工难题。”云东海街道人社局常务副局长王亮表示,对外,云东海与连山、湛江和广西灵川等劳动力富余地区的人社部门合作,借助云东海人才服务中心招聘系统等平台,多渠道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对内,云东海以奖励推荐等方式,发动村居力量挖掘当地富余劳动力。
王亮说,目前,云东海已借助多个渠道帮助辖区内80余家企业发布了线上招聘信息,包含3000余个岗位,涵盖营运、财务、设计、销售、一线工人等数十个工种,不少企业已经陆续收到求职者的简历以及咨询信息。
得益于政府搭建的“云招聘”渠道以及内部员工推荐,合和五金渐渐补上了一线工人的缺口,还陆续收到了数十份工程师岗位的简历。这几天,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范俊超正忙着筹备面试事宜,尽快扩充企业人才团队。
投9000万技改向机器要“人手”
在政企联动搭建“云招聘”渠道,补上企业员工缺口的同时,部分企业增加智能化技改投资,向机器要人手。
在佛山市三水至丰纸品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3条全自动化纸板生产线全部开启,在少量员工辅助下自动完成一系列生产程序,形成一张张特定规格的瓦楞纸板。
至丰纸品专门生产瓦楞纸箱的原纸板,从2月18日开始复工以来,该企业订单任务紧急。该企业副总经理麦健华庆幸,企业较早投资推进车间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在疫情防控期间没有较大的人工压力,才能按计划完成原有的订单。
“近段时间,来咨询技改投资相关补贴政策的企业多了,也有企业提交了技改备案。”云东海街道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合和五金是提交了技改备案的企业之一,总投资约9000万元,将进一步提高生产车间的自动化水平。
范俊超说,从长远看,推进车间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合和五金通过推进机器换人,在生产效率持续提高的前提下,所需的一线工人从最高峰时的1200人~1300人降至如今的900人以下。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推进生产模式升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也在增加。在此前的云东海街道复工复产企业座谈会上,部分企业提出,疫情防控期间高级技工的招聘需求难以满足。
王亮表示,将向上级部门反馈问题,并与部分高校取得联系,搭建平台,畅通人力供需双方信息渠道,帮助企业化解用工难题。近日,云东海通过对接企业员工包车服务、线上名律师直播解答劳务问题等方式,实现疫情期间就业服务不打烊。
新闻推荐
村民“云”赶集 物资“团”进门 清远连山打通农村产品供应“最后一公里”
■相关近日来,清远连山掀起“云赶集”热潮。通过线上下单、集中采购、村民自提的方式,连山农村电商物流服务站变身社区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