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和贫困户在连州市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柑橘种植育苗标准化生产基地务工。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走进连州,处处一派热闹的春耕生产景象,村民在田地里忙着耕地施肥,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技术……当前,是春耕生产的重要节点,在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有一部分是来自广州帮扶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正抢抓时节扩展扶贫产业项目。
高标准的农副产品生产流程,规模化的农业种植模式,当企业投入到脱贫攻坚当中,连州各处的田间地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工业技术做扶贫打造扶贫产业链
吃了半辈子腐竹的连州市九陂镇贫困户邱建,没想到有一天能加入到腐竹制造这门“精细”的手工活中。在他的印象里,生产制造腐竹,是几口锅配上柴火的“小作坊”,但如今流水线也能“流出”腐竹,速度不仅快了,还保留原来的味道。
连州市祺连农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广汽集团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帮扶项目。当以造车为看家本领的广汽传祺投入到脱贫攻坚,带来的是标准化专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程。
该公司引进先进生产机械与技术,从泡豆、磨浆、滤浆、煮浆、提皮、烘干、储藏等多道工序实现半机械化生产。生产线配备专用天然气锅炉、自动输送清洗机、高压水泵磨浆机、浆渣离心分离机、蒸汽加热桶、恒温腐竹槽、恒温烘房、移动车架等相关设备。同时,生产现场运用现代化现场管理理念,形成一条高效、洁净的半自动化生产线。
“"全员参与控制,遵守食品法规,确保安全卫生,满足客户要求"是我们的质量方针。”公司总经理盘文戈介绍,公司下设生产部与管理部,时刻保持5S原则是每位员工的基本要求,同时,高效的生产力与先进严格的管理理念并进,构成一个具有现代化性质的腐竹生产企业,年处理250吨黄豆,年产125吨腐竹。
该公司通过农产品加工业、以第二产业拉动第一产业的形式,带动九陂镇联一村、白石村、四联村种植高产优质大豆,打造完整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产业链,促进当地村民增收、脱贫致富。公司现有生产人员、管理人员34人,大部分是这三个村的贫困户及村民,全年可为贫困户及村民实现就业性工资收入近80万元。
工业反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西江镇斜磅村地处连州市东南偏远山区,下属十一条自然村。精准扶贫之前,村民出行十分艰难,往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产品对外销售也不畅通,不仅制约村民日常生产,也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如今走进斜磅村,村子环境美了,村民贫困户的口袋也鼓了。广州发展集团实施帮扶四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49万元,修建及扩建村道6.63公里,实现了村村道路硬底化。与此同时,还投入帮扶资金55.6万元为村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共187盏。
“现在路好走了,出行易了,夜晚亮了,农产品外销也方便了,对斜磅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据广州发展集团驻斜磅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侯红伟介绍,自2016年承担斜磅村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四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440万元,通过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至2019年底,斜磅村37户相对贫困户共87人全部实现“八有”目标,脱贫率100%,2019年实现了贫困户全部退出工作。
与国企帮扶不同,佛山市鑫瑞丰机电有限公司的老板张勇,在自身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来到连州市龙坪镇承包近800亩地,成立连州市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都把工业企业部分利润投入发展农业,一做就是七年。
130亩砂糖橘、120亩沃柑、200亩泰国青柚、150亩水稻,多年来经营企业的他清楚产业化规模化才是发展农业的最好出路。为了做大做强种植业,他自己建大棚育苗,不止满足自身种植,还计划与附近农户贫困户合作,前期免费提供果苗和技术,后期包回收,继续将农业版图扩大。
“虽然这些年来都是在不断投入,我要坚持把自己喜欢的这个事业做下去。”从一名做陶瓷生产机械的企业家,到一名农场主,他说得更多的是对农业农村的热爱。如今,成立的农业公司,每年给当地农民发放工资收入超过一百万元,最多时达到两百万,让附近村民和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新闻推荐
紫薇花园民宿。拓宽碧山路到5米方便运输。三月细雨中的松柏村,寻常阡陌上,鸡犬声相闻。绢丝般的春雨,又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