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召开。
英德市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目前已带动从业人员超过13万。
近年来,英德加大河湖治理力度,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英德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图为游客在九龙峰林小镇游玩。
5月27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英德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议期间,政协委员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茶产业发展、基层医疗服务、全域旅游等民生热点专题议政建言,提出了22件发言材料,助推英德实现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建议: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英德有北江、滃江、连江三大流域水系,列入管护河流长度约为1894公里,集雨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2条。近年来,英德市加大河湖治理力度,实施以水系优化、河道清淤、控源截污、水生态修复、沿岸及绿化景点修建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河道综合整治,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英德积极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该项工作目前仍存在跨界河流污染监管难度大、河湖水域岸线管护范围界线不明确、工作经费缺口较大、市镇级河长办力量过于单薄、部门间协同机制有待完善、群众自主治水护河意识有待加强等问题。
为此,英德市知联会建议,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保障水生态安全。健全工作机制,压实河长职责,进一步健全完善“河长制”管理办法,落实治理的工作责任主体,加快河湖确权划界,明晰河湖水域岸线;切实加强各有关部门和镇(街)协调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加大资金及人力投入,建立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加强河长湖长管护队伍建设,扎实抓好主河道治理的工作。
还要加快推进河湖“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巩固治理成果。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对河湖管理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提升群众的自主保护意识与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管理和维护河湖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监督,畅通监督渠道,曝光违法典型案例,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建议:多举措提高脱贫质量
目前,英德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针对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质量、探索创新深度帮扶模式等课题,市政协专题调研三组进行了专题调研。
英德共有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相对贫困村78个,农村贫困人口17037户43319人。2016年以来,英德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模式,取得了明显脱贫成效,2016-2018年全市脱贫16405户41461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5.71%,到2018年底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9.49元,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16.93元。
经调研发现,目前英德精准扶贫工作仍存在小部分贫困户脱贫难度大,主要集中在家庭劳动力存在轻度或重度残疾,以及家庭主要劳动力患重大疾病的。还有些贫困户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自我脱贫的主动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扶贫产业项目收益普遍较低;扶贫措施不均衡,部分已脱贫贫困户脱贫质量不高不稳等问题。
对此,市政协专题调研三组建议,加大对贫困户的精神扶贫力度,加大扶智、扶志力度,提升贫困群众的扶贫政策知晓率;抓好“三保障”政策的落实,保证贫困户“三保障”政策全覆盖实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带头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继续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推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扶持贫困户发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扶贫电商“1+N”体系建设,以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加强78条重点村电子商务的建设,推动电商服务资源与扶贫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英德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贫困户人口脱贫增收;加强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
关键词
茶产业发展
建议:加大英德红茶推介力度
近年来,英德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形成了以英德红茶为主的区域特色品牌,到2018年,全年茶叶产量突破8000吨,其中英德红茶产量达7700吨,占总产量的93%。2019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2.3万亩。全市已培育各类涉茶企业286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带动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
市政协专题调研四组开展调研发现,英德红茶近年来发展势头向好,产量和产值得到迅速提升,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粗放经营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全市登记在册涉茶企业200多家,还有相当多没有登记的涉茶家庭作坊;公共品牌管理不够规范,带有英德红茶标识的通用包装随处可见;销售市场还不够宽广,产业管理不够规范,经营主体实力不够强;红茶产业科技含量偏低,精深加工茶产品不多等。
为此,市政协专题调研四组提出,为进一步促进英德红茶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效益,接下来要发挥地理资源优势,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坚持茶叶加工标准化,提高英德红茶产品整体质量;加强对品牌经营主体的培育,加强品牌的管理,制定、出台并严格实施英德红茶公共品牌授权使用办法、保护细则和监管办法,明确英德红茶区域品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主体和责任,及品牌使用的“准入”“退出”机制,建立品牌经营主体的激励机制等。
此外,要政企合力深化宣传推广平台,丰富茶叶营销方式,拓展茶叶销售市场。尤其是要深耕英德红茶电商平台建设,继续扶持培养电商人才,制定整体的电商发展规划,培养本土茶业电商龙头,建立英德红茶垂直电商平台智慧茶城等;要以文化兴茶提升茶产业软实力,弘扬茶文化,推进英德红茶产业与生态文化旅游业及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要加大科技投入,建设智慧茶园,推广实施茶园数据化、智能化管理工作,加大茶叶精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建议: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近年来,英德市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电子商务应用遍及一、二、三产业。目前,英德市已先后打造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基地、新供销“即送网”网上超市等电商项目,全市累计建成电商服务站点249个,发展电商企业131家,培育电商扶贫企业41家,带动贫困户就业或从事相关种植产业超3000人。
市政协专题调研二组分析,由于物流体系、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滞后,实体经济电商应用程度仍然较低,电子商务配套支撑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电商人才短缺等原因,目前,英德市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仍有待加强。
接下来,该调研组建议,完善英德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规范电商发展。加快编制电子商务产业园片区发展规划,加快电子商务园区建设,扩大园区发展规模;完善公共服务环境,推动电子商务诚信发展环境建设,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和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打造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环境,提升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公共服务力度。
积极推动实体经济的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尤其要着力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大户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发展多形式的农产品网上批发、大宗交易和产销对接等电商业务,提升英德在粤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区域优势。
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布局,推进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等。另外,还要重视电子商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服务
建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近年来,英德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就医环境得到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扩面增效,建立健全了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夯实基层卫生工作基础。
目前,英德全市拥有市直医疗卫生机构7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行政村卫生站256个,其中三级综合医院1间,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间,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间,二级综合医院1间,二级妇幼保健院1间;编制床位4020张;村卫生站375间,乡村医生375人。
市政协医卫组调研发现,虽然近年来英德市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基层的现状与医改的目标,以及与群众就医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医疗卫生人才资源不足、备案制人员经费有待落实、基层卫生院专用设备亟须更新升级、医保资金结算慢影响医院正常运作、医共体建设推进不够深入等。
为进一步提升英德市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医卫组建议,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人才队伍建设、医护人员周转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提升基层综合实力;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解决基层医疗人才匮乏难题,建议通过“自主招聘、紧缺人才政策、高级人才津贴”等政策吸引高职称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同时,要加快医保资金的结算,改革医保基金管理方式,如将医保基金“打包”给医共体,推动医共体建设深入开展,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切实发挥医共体能动作用,带动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健全英德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建立英德健康大数据平台,为英德市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
市区小学学位
建议:完善学校办学条件
经市政协文教组调研,英德市区现有11所小学,其中城南有一小、二小和三小等三所小学;城西有七小和马小等两所小学;城北有六小和城北小学两所小学;城中有四小、五小、实验小学和清涟小学等四所小学。市区现有22300多名在校小学生,除了城北小学和马口小学还有少量学位以外,其他小学均已超满额。
该组指出,目前英德市区小学办学普遍存在校舍建筑面积严重不足、缺乏功能场室、小学教学场室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等问题。如几乎所有小学学位都是超负荷爆满,普遍是大班额,甚至是超大班额,人数多的达60多人,未来几年学生人数预计还会随着周边住宅区的入住率提高而不断增加。
在现有条件下,学校要如何改善办学条件,以满足群众需求?文教组分析,市一小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存在住宿生床位不够、缺乏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学位紧张等问题,市政府在2016年已经把原卫校和旧中医院约11亩的地块划给一小使用,但目前仍未动工,建议政府加快建设进度。
市四小是一所完全小学,建议政府出资或借助社会力量将学校西南教学楼侧后方的一栋原科技局的旧宿舍楼征收,充分利用该栋楼的占地面积加上周边可利用的土地,重新规划一栋新的综合性教学楼,以解决四小因生源不断扩增导致的学位紧张、超大班额及功能场室不足的情况,基本满足学校的教学用房需求。
关键词
全域旅游
建议:构建全产业经济链条
截至目前,英德对游客开放的旅游景区景点达20多个,其中4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全市有酒店宾馆、社会旅馆及民宿300多家,床位约1.7万多张,其中四星级2家(海螺国际大酒店、仁鑫大酒店),还有一批高档景区度假酒店和特色民宿。旅行社、分社和营业网点30多家。
全市接待游客量由2015年的1006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14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15年的57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87亿元。英德连续五年入选广东省县(市)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已成为深受珠三角、港澳地区游客欢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市政协农林组深入调研提出,英德市发展全域旅游有优势,主要体现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川秀丽、自然资源丰富。为此,该组建议,要精准定位,抓好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提升景区核心载体吸引力。政府各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以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推动景区升级,打造一批特色化、精品化、高端化的旅游产品,促进全域旅游加速发展。
要推进旅游产业融合,构建全产业经济链条,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如结合浈阳峡古驿道、连樟村古道、波罗西京古道的修复开发,串联沿线景点,打造成开放式、永不落幕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特色旅游线路;探索景区景点+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精品等。
要优化环境,推动服务配套全域化。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强化公共服务、推进“厕所革命”、实现人才“专业化”、加强市场管理等方式,全链条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相关
一批优秀委员
和报告提案
获通报表扬
据悉,英德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还通报表扬了2019年度优秀委员、文史委员和优秀调研报告、优秀提案。
一、优秀政协委员(28人)刘文章、吴军文、罗永斌、邓扬城、刘云林、杨霄飞、刘吉郎、唐秋燕、黄社南、蒋晓强、胡烈忠、黄向阳、罗必荣、沈南薰、刘伟荣、邓小俭、吴县南、卢丽华、潘念周、刘小春、张雪霞、林龙颜、黄伟平、刘永涛、周亚环、娄伟民、何翠弟、欧全齐二、优秀文史委员(4人)杨党清、谭亚罗、巫幼波、唐启荣三、优秀议政材料1《调整市区教育布局,建设城西九年一贯制学校》撰稿人:李苍彬2《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撰稿人:邵石柱3《运用改革创新思维,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撰稿人:英德民进四、优秀提案1《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提案》提案人:林祥焕2《关于完善茶叶包装生产线,统一商标,增强英德红茶品牌效应》提案人:皮旭平、巫世吹3《关于完善我市旅游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建议》提案人:李永辉4《关于完善市区市政道路下水道等设施,提升市民生活环境的建议》提案人:陈燕梅、刘梵其5《关于尽快在城东筹建学校的建议》提案人:黄义冬6《关于加大英德市电子商务发展力度的建议》提案人:王汉雄7《关于彻底排除校园浸水安全隐患的建议》提案人:钟纯林8《关于抓好重点项目落实,做大做强我市经济的建议》提案人:廖景汉、周林9《关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幸福英德的提案》提案人:杨霄飞
本版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邓文燕
通讯员邵石柱
新闻推荐
日前,英德市浛洸镇政府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科技合作部科技特派员团队,到镇南村开展科学系统的种桑养蚕技能培训班,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