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锋
近期,清远市住建局组织开展清远市城市规划区景观雕塑研究工作,并形成了《清远市城市规划区景观雕塑研究》(征求意见稿)。根据该规划,未来清远将通过“控分区、活空间、亮节点、重参与”四大规划策划,打造点线面一体的城市雕塑格局。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体现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城市文明文化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不少雕塑悄然出现在市民身边。作为城市文化的构成部分,雕塑以鲜明的符号性彰显着城市的人文精神,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清远是旅游大市,不少网红打卡点俨然已经成为“城市客厅”。“城市客厅”是各地对外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市民和八方来客共享休闲时光的场所,是整个城市的风景线。凤城广场、中山公园、飞来湖公园……这些“城市客厅”中的雕塑,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对外新名片。
一直以来,各地对于城市雕塑的讨论很多,争议也不少。今年6月,清远市住建局摸底调研了市集中建成区城市雕塑的情况,形成的调研报告认为主要存在四大问题:重实施,少管控;分布散,联系弱;特色少,缺重点;参与弱,活动少。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布局,清远城市集中建设区内也存在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如今,在开展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清远将重新打造点线面一体的城雕新格局,相关规划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幅城雕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开。做好城市雕塑绘好“城市客厅”的关键在于打好工作“提前量”,不然耗资巨大做成之后却长期搁置无法安放。这并非危言耸听,从之前的一些争议雕塑来看,虽然作品创作背景和寓意都很好,但还是由于争议太大安放选址无从下手。
城市雕塑既是公共艺术品,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但一定是主观、积极的,能够启迪观者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这正是城市雕塑的魅力所在。归根到底,城市雕塑既要符合公众的精神期待,也需符合城市的文化品格。清远这份新规划令人充满期待,还需以踏实务实、精细精致的“工匠精神”,以刀为笔装扮好这座城市的“城市客厅”。
新闻推荐
广清城际轨道清远至广东省职教城段开工 系《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获批后首个开工项目
广清城际轨道交通清远至广东省职教城段项目5日开工,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获批后首个开工的城际铁路项目...